这篇文章讲的是,在微博,朋友圈,网红,段子手流行的今天,我们对待知识跟历史的态度。
碎片化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的注意力会被各种热点所集聚:明星离婚了,不转不是中国人,养生秘诀,职场手册,balabala。然而我们很少去深度阅读——看完一段民国人物的逸事,并不会促使我们去系统性学习民国历史,研究人物所处时代背景等等,转而我们会被昨日英超的比分所吸引。
按照传统,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国学为例,三字经跟百家姓是入门,论语跟诗经可以作为发轫,而后就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典籍,或是有所专攻。盖因其中存在一脉相承的内涵,就儒学论述逻辑,可以看到君臣父子,士大夫乡绅的行为准则与思考方法,道学跟法家等等与此融会贯通,而理学跟心学是后续的阐发与演绎。
如有人打算跳开基础,直接套用《文心雕龙》来编撰,那么就算是八股文,可能亦无法作得流畅。我们现在选择消费一把,看白话文版本的三国演义这样的通俗小说也嫌麻烦,就有易中天先生来给你说书;半部《论语》本来是可以治国的,也不如有些大姐的心灵鸡汤来得可口。
在这种主流信息推送逻辑下,我们来不及每天点开所有的公众号看。别说静下来系统性看些经典著作,就算是看一部长篇小说,甚至是读完一本杂志,都成为一种很奢侈的事情。我们实在太忙,于是泛读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精读包含对于细节的反复揣摩,其中有触类旁通的欣喜,也有与作者相隔时间空间的默契时的会心一笑,已经离得我们远了。
碎片化带来的最大副作用可能是忘却。很多人忘了当初在动车事故时的义愤填膺,忘了自己在汶川的捐款最终去了哪里,更记不起什么时候报道过的毒奶粉跟地沟油。笔者的老乡周先生写过《为了忘却的纪念》,而现在我们被信息的洪流滚滚卷过,的确是忘却来得比深刻更快。
忘却意味着情绪与集中度的无意识要挟,很多人一辈子只看过《三体》一部科幻,突然知道了星云奖,但是要说到硬科幻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上的前瞻性,大家便因为其中的晦涩而放弃;阿尔法狗让大家突然发现了围棋这个很久没见的活动,自然也不代表我们会学学明清国手们的棋谱,了解下棋道跟禅宗的关联,东亚小企业布局与围棋中“势”的机缘,毕竟这只是一条娱乐新闻而已。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哪天指不定汪峰又会抢了我们的头条呢?
作为一种黑色幽默,这篇文章的主体也是笔者在地铁上用碎片化时间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