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作为来访者做了一场关于自己做咨询师经历的咨询。
由于最近的两次咨询中作为咨询师的我,感觉自己做的并不好。因此,我对自己做出了反思,但是经过几天的思考,并没有发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于是我想到通过咨询来寻找自己的答案。
在咨询前我自己也经过大量的思考,所以在一开场就滔滔不绝,其实我并不确定自己到底想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一个具体的问题,我只是希望知道自己前两次的咨询为什么没有做好,而这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方向。所以我需要通过大量的表达来梳理自己的思路,在这里,咨询师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并没有阻断我的表达。咨询师虽然没有说很多,但是我能感受到他一直在跟随着我,理解我,在合适的时候做恰当的提问,他总是能找到需要扩大延伸的点。
有一个提问,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她说“我们在这里停一下,可以吗?”在这里,我能感受到她能理解我所思所想,他说停顿的地方,也恰恰是我需要深入去探讨的地方。我可以说那就是我想要的,而咨询师看到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咨询师的很多问句都非常好,恰到好处!但是细细看来,其实也都不是焦点的标准问句,可是我的感受是非常的舒适和融洽,我想她做到了很好的理解和共情,当共情到位的时候,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最恰当的。
然后说一下,我本次咨询的收获。通过本次咨询,我明白了所谓的一叶障目说的就是我吧。因为马上要到来的咨询展示,让我有些压力,所以我会带着目的性去练习,去约练。也恰恰是这种急于求胜的心态,让我试图去抓住一些技巧,抓住一些成功经验,借此来寻求下一次咨询的成功。这恰恰就是问题的所在,经过这一次的失误,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要“关注眼前人”,如果没有关注眼前人就会陷入解决问题的坑里。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咒语就是“我不知道”,在咨询之前默默地在心中告诉自己“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清空自己的所有见解和经验,以空杯的心态好奇的心态面对来访者,关心、体谅来访者,感受来访者的感受。把重点放在关注人,而不是关注来访者描述的问题。
陪伴来访者探索目标的过程,也是关注眼前人的表现,和来访者一起建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