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是沈从文1934年1月从北京回湘西探望母病,也是在沈从文新婚后的四个月,在沅水自桃源乘小船上行,到达浦市,再改陆路回凤凰。本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写给妻子张兆和的书信,另一部分是沿途所见所闻,再现美丽湘西古老神秘的风土人情。
谈到中国近代文学,不得不提到沈从文,提到《边城》,沈从文与许多作家不一样,他是从湖南湘西出来的一个大兵,没有受过教育,跟着部队走,有人教他识字,他就买了一本字典,他说,他最早读的一本书就是字典。沈从文的精彩在哪里?他的精彩在于他没有受到任何学校教育和其他正规教育,而他却看到了很多社会现象,看到更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沈从文笔下的中国人第一次让我觉得我是认识的,熟悉的,我在那里见过,我知道他们的打扮,懂得他们的语言,尊重他们的存在。 沈先生是从这些人里面出来的,怀着一颗慈悲的心看着这些人的,这些人是我们的父辈、姐妹、邻里、路人、劳力。
都是平白的家常话和两地书,“三三,我躺在船舷底部给你写信,听水声潺潺流过……” “三三,乖一点,放心,我一切好!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这是我至今读过最好最有意境的情书!我不知道年轻的张兆和读到船舷里微弱的烛光,读到被衾的清冷,读到二哥随手画下的湘江沿途风景,画下的吊角楼时,是该当多么心疼,多么着急,多么想早早地见到二哥,握住他的手!(三三是张兆和,二哥是沈从文) ,喜欢湘西,喜欢凤凰古城,喜欢沱江,是因为看过先生的《边城》 ,想去看看翠翠生活的地方。这一本《湘行散记》 是散文,也是优美诗,把最美的景和人,用平常语言写下来。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陪“我”上桃源,他雅兴与俗趣兼顾,说粗口,懂人情,爱字画,二十五时就有亲近过一百人女人,“我坐在这样一个朋友的身边,想起国内无数中学生,在国文班上很认真的读陶靖节《桃花源记》情形,真觉得十分好笑”,军官,妓女,水手,商人,虎雏,爱惜鼻子的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作品艺术形象,“活”是最基本的色素,或者传奇,或者妙情,或者朴实,或者懵懂,都不乏着一股自然新鲜的生气,跃于纸上,言溢于表。 《一个多情水手与多情妇人》也没任何伦理教条,最幽怨的一句就是那妇人说的:“我等你十天,有良心,你就来……”偶然拾到的一个生命的片段,一个快乐多情的水手,一个“爱好”美丽的妇人,体味着“人生”的舌根上的点点苦味,终后“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份应有的哀乐。”
现代作家中从未有一人是站在这样的角度——这样人文的角度去写真正的活人,唯沈从文也。看沈先生的好憎,明了他是一个欣赏智慧而并非知识的人,这种智慧非书本上来,而是从生活上来,他和这些人亲亲热热的坐在船头聊天,听他们说野话,兴致勃勃的唱山歌,像豹子一样去找妇人,皆为安然。从先生的笔下,少了道德的评判,多了 宽厚和豁达,多了一份普通人的真性情。
“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沈从文的爱情,也是作者毕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