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字说到平凡与不平凡的关系,主要是从现实自我的平凡与理想自我的不平凡说起,但是感觉还要从社会与个体关系谈起。
具体一点,是从社会心理学与基础心理学这两个层面细谈,也就是看看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与自我要求有何不同,从而讨论平凡与不平凡的对立统一。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如同中国禅慧能大师所说的,佛法是“不二之法”,也要用此来理解平凡与不平凡,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既平凡和不平凡,又是不平凡和平凡。
这类似有人问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其实人性是善也是恶,人性又是不善也不恶!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看,从社会角度看平凡:
一是社会对于个体是“培养合格公民”,个体一定是平凡的。
社会化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个体成为“英雄”或者“狗熊”,社会就是维持正常运作而已。因此,个体在社会看来,就是“一根螺丝钉”或者“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而社会岗位的重要性不同,也是社会代理人“人为”设置的,不是这个人多厉害而是所处岗位厉害,这就是所谓的“地球离开谁都一样转”,“离开了平台什么都不是”。
也许有人说,自己白手起家,创业成功,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看起来是这样,但是那些真正成功者从来不居功自傲,而是谦卑低调,如同很多企业家喜欢做慈善,本质就在于他们懂得财富是依赖社会他人给予的,没有社会就没有自己成功。
本质上,个体在社会看来非常普通平凡,正如歌曲《感恩的心》所唱的一样,“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社会眼中的个体,就是如此平凡,好比再牛的领导,一旦退休泯然于众人也,一旦生理极限到了,自然告别世间。
二是接受自我平凡,用来缓解心理焦虑情绪困惑。
焦虑是常见的心理困惑,乃至严重心理障碍,究其本质就是追求完美主义,苛求事事如意,必须符合社会规范,潜台词是“自我是不平凡的”,还是不肯接受自己的普普通通非常平凡。
一旦意识到社会对自己的本质要求极其普通寻常,自己也注定是平凡的,也就可以释然,出错不完美才是正常的。
至于违反规则,不能达标社会要求,要知道这只是社会代理人的“技巧”而已,设定了一个连代理人自己都无法做到的标准,目的是作为完美目标来控制管理他人罢了。
上面理解的就是“平凡岗位”之平凡。
从普通心理学视角看,从个体这个角度看不平凡:
一是要有不平凡意识,社会提供的岗位是平凡的,但具体到某个个体而言,这个岗位上的活动就是具体的独一无二的,无论我们做的如何,甚至做还是不做,本质上都是自己独特行为活动的结果,就这个意义说本身是不平凡的。
社会岗位的不平等,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个体特征能力的大小,使得个体自我评价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一种可能就是出现低评价结果,严重者就是自我否定,岗位工作毫无价值,由此把社会岗位与自我评价等同起来。
就普通心理学而言,每个人都是欲望的存在,动机原本没有高尚与卑微区分,我们都是披着文明外衣的动物,因此,我们做出的事情只要符合社会一般规定,只要不违法就是有意义的,就是不平凡的。
二是接受自我不平凡,用来缓解抑郁困惑情绪。
抑郁的产生来自过去自我事情的低评价,导致自我兴趣丧失,情绪低落,未来生活毫无价值可言,乃至于易激惹,宜疲乏,似乎生命有气无力,毫无生机。
这相当于自我否定,对策就是强化不平凡意识,要明白哪怕微不足道事情,只要去做了,就有价值与意义。
生活就是这样的悖论,既要接受平凡,又要坚守不平凡,社会要求我们平凡但只要努力去做就是不平凡,换句话说,坚持个体平凡理念同时坚信行动是不平凡的,以此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