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邕,此诗写作之时四十岁左右,任渝州刺史,作者二十岁左右,正是青年,诗题为“上李邕”,同时诗中称对方为“丈夫”,都表达出作者对这位前辈的尊重。
大鹏是《庄子》中提到的神鸟,体形巨大无比,飞起来遮天蔽日,一直是作者崇拜的对象,这种崇拜和景仰在诗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作者也以大鹏自喻。
作者写道:有朝一日,风向合适,时机成熟,大鹏能扶摇直上,一直飞上九万里高空。即使暂时风歇,大鹏落下,也能在大海中掀起滔天巨浪。
我常常口出狂言、说些奇谈怪论,世人见此,往往冷笑数声、掉头而去。可是孔圣人尚且感叹于“后生可畏”,大人您可不要贸然地轻视年轻人啊!
作者才华横溢,且正处于年少轻狂之时,所以这首诗虽有干谒之意,却豪气干云,毫无卑微之态,直欲与所求助拜托的对象平起平坐一般。
“宣父”指孔子,孔子在汉代被封为褒成宣尼公,褒成是追封给他的邦国名称,宣尼是赐予他的谥号,到唐太宗时期,开始尊称孔子为“宣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