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了,再次看这本书,给我的震撼还是只多不减。
如同文中所写的:
我眼睛眼睛的余光看到自己的白大褂已是殷红一片,头还在嗡嗡作响,眼前金花闪烁,耳内轰鸣,整个人像吃了迷药一样眩晕……
这时我才看到我的双臂和手已血肉模糊,左臂和左手上的肉反卷开来,露出白骨……
对方提的是一把大型菜刀,非常沉重锋利,我在就诊室就被砍了两刀,一刀在我后脑部位,另一刀就是我的左臂小臂处……
惊心一幕不止有这些,同诊室的志愿者制止时,后脑被砍了两刀;候诊室的病人家属,也为他阻挡,手背挨了一刀;还有斜对面诊室的杨硕大夫,拼命与歹徒搏斗:他下意识的追了上去,追到楼梯拐角处看到已经倒地的我正被歹徒挥刀乱砍。用他的话形容,我发出的声音是他从未听过的凄厉的惨叫声……
此时七楼已经空空荡荡,人群早已奔逃到各处……这时有一个人冲了过来,他姓赵,是一名快递员。他看到满身是血的我,下意识地抄起过道上的广告牌冲上来与歹徒对峙……后来我也是通过警察的笔录才得知了他的存在……
这一切的发生让一个医生住进了ICU,书中对病痛的描述有很多。然而,他希望这只是一场梦该多好啊!在家人,朋友,社会的陪伴和鼓励下重获新生。
杨硕大夫在被抢救后也被安排在了病房,他放心不下我偷偷跑过来看我……我就像一起经历了生死的战友,目光相对,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行凶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最熟悉的一个病人……
他和医生们已经做到了最大的力量保住了他的部分视力。而结果却得到他无情的伤害!书中有这样一句:相比起眼盲,心盲更可怕。
这本书不只是让我看到了一件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纠纷。书的本身在创作过程中就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他结合了医者和写作者的思维去看待这场“至暗时刻”带给她们不同的感受和对世间的看法。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也正是对死亡存有恐惧才使得人类得以长足发展,但恐惧应该是活着的警示,而不是枷锁。
那份保持乐观少年气的他,依然还在。简单的快乐源于精神,源于对这个世界更多元的理解。
善良,是需要坚守的,而读过的万卷书、行过的万里路,正是自己可以坚守善良的基石。
作为眼科医生,他所选研究的领域是最冷门的。他努力做好科研,推陈出新。在他的行医生涯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病人慕名来找他看眼睛。那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信任他。有时患者往往要耗上十几年去治疗,他们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当一个小孩渴望光明,渴望有个正常的生活时,这是医生最大的动力,致力于眼科研究。一个人的眼睛没有了光,世界不会是彩色的。
从这本书中我认识一个叫陶勇的眼科医生。他用他纯真的心,坚定的信念,赤诚的理想,海阔的胸怀去面对新生活,接受自己,迎接挑战。让我们相信:
无论你眼前是多么黑暗,总要相信,明天一定会来,只是早一点或晚一点而已。
读完这本书,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深度和宽度的解读,会觉得世界还可以更光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