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概就是从前总想以后
后来总是追忆从前
由于爷爷(1915年一1950年)三十五岁便故去,有关爷爷的事父辈们也知之甚少,仅存于长辈们的叙述中,所留遗物一张一寸照片,一本手抄戏本保留在大伯家中。
看爷爷的照片,长脸,面颊清瘦,腮上无肉,颧骨突出,父辈说,爷爷身高一米八十左右(长脸,个子高,是我们家族人的特点,至今保留),那年月,兵荒马乱,老百姓家家都是吃糠咽菜,有上顿没下顿的,爷爷并没有因为是家里的老小就得到过多的偏爱,从小便身子弱,胃病,以至到后来的胃穿孔无钱医治,年仅三十五岁便逝去,留下年青的奶奶和三子一女,(大伯八岁,父亲五岁,姑姑两岁,叔叔八个月)艰难度日。
我奶奶的娘家,在旧社会是有点资产的人家,在农安的县城里有间皮草铺,日子还过得去。我奶奶的母亲,(我叫太姥姥),是末落的满族贵族,听说是在旗人,续弦到我太姥爷家,生下一子一女,我奶奶自小没怎么吃苦,我太姥姥心疼闺女,直到我奶奶二十岁的时候才出嫁,在那个年月,一般家的闺女是十七八岁就嫁人了,家穷娘家养不起。
这份嫁妆,当年是有点分量的,如今有八十几年的年纪了。
记忆中还有一件家具,叫柜垉(pao),是一件长一米六高八十厘米左右的木制家具,两边有抽屉,中间有空隔,可以放置东西。柜垉上面可以放被褥。奶奶过世以后,柜垉成了我们姐弟的书柜。
小时候,对梳妆镜两边的字认的不全,更不懂什么意思。每天对它熟视无睹。近来查了百度,才知“山川之精英,每洩富宝玉”的出处。这句话出自《幼学琼林》之珍宝篇,《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这两话是说,名山大川所蕴藏的精粹英华,每每泄出来而成为奇珍至宝。想想这是古时幼童所学的启蒙诗文,我等却不知晓,真是惭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