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罗列事实(7月3日-7月9日)
制定16项计划(其中计划外1项),完成10项,达成率63%。
第一优先级4项,进度达成45%。
二、从事实中找优缺点
1、优点(突出):
完成钻石行动记录。
2、缺点(突出):
没有完成6月回顾、7月计划。
三、找原因
1、优点原因
想法:参加完线下活动之后,对目标管理有了新的认知,钻石牵引力引发的情绪能量持续保持,第三驱动力得到激发,熬夜完成学习成果浅层次记录。
假设:完成这件事情的前提是有时间,有驱动力。实际情况是时间并不充足,仍然完成了。以终为始、富人思维是本质假设。
原则:增加认知深度、能力圈内且保持热情。
原则假设: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
2、缺点原因
想法:我想做,这件事情很有价值;我必须做,这是课程作业。
假设:当时我的假设是我想做、我必须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完成。没有考虑到完成这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我的现实情况是否匹配。
这件事需要的时间成本是6小时(我在第2周完成了这件事,6月回顾用了4个小时,7月计划用了2个小时),而我7月4日的实际可支配时间最多2小时,而且定于7月3日要完成的“学习记录”也没有完成。这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匹配。
违背的原则:在行动时没有根据RSQC模型调整期待。
原则假设:与资源共振。
四、对不好的进行改进
1、问题:
做这件事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与现实情况不匹配。
2、关键点:
做到资源共振,尤其是要考虑时间成本。
在制定周计划时,不考虑时间资源的匹配度,只是把月度计划上的事情列上而已。
不思考众多任务中,哪一项事情价值最大。
不能够做到综合统筹,把重要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找到抓手。
3、解决方案:
1)增加制定周计划的时间,用60分钟来完成。
2)把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的时间成本与当天能支配的时间资源进行匹配,具体工具是用8C模型来提问;如果不匹配,就是要RSQC模型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