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时期的真爱,今晚重逢了。
一套从前全得不能再全的书是多少年前我爸买给我的,已是翻了无数遍的旧书。买来就是泛旧的浅黄封面,仿佛是呼应她写的“民国遗老遗少”的故事。但我总还记得那些书簇新的气味。
如今它们在我爸的书架顶层积尘,很久没翻,也暂时不打算拿来放我这里。甚至好几年前知道《小团圆》能见天日了,也没有去买来补全这个收藏。嗯,像是一份有复杂成分的真爱,夹杂着时光的种种,最后,有点情怯。终是不忍卒读她晚年时的自传,因为太了解她的孤独,也清楚那些来龙去脉的伤痛。
大抵——也笃定翻不翻开都一样,每个故事里喜欢的细节还是那么纤毫毕现,都在最初拍案叫绝的刹那里一直定格着。什么是惊才艳绝,她就是我心目中最深刻的一个。
可惜,故事里总有可惜来加倍这缺撼的坠落。她的可惜在《小团圆》将被无限放大罢。冷眼辣笔写了那么多爱恨情仇,又如何用那样的笔写自己?也许作者也好,读者也罢,终是不忍辜负这旷世的才情,才有了字间相遇的缘法。
而我,从未如此认真逐句写想法的行为,是在积攒看下去的勇气,还是抽空了这份并不想“团圆”的执拗?
(此文由来:晚上照例要看几眼微信读书,看到了巜小团圆》,免不了就划过了几页屏幕,再次跌进张爱玲的月光里,直至夜深。暂时没看完,等攒点读书币才能换余下部份开启,只得哀叹又睡晚了。
在微信读书,开始迷上电子阅读的新方式,边读边写感受,与喜欢的作家仿佛有了交流,不管他(她)在哪个时空,都无法阻隔我对他(她)的这番猜度,怎么都透着一股子一厢情愿。可是谁又能说在我这里,这一千个之一的“哈姆雷特”不是真切存在于作者的念头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