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呆萌写作营首席导师)
6.2 点——要素法
6.2.1 构成要素分解法
每个事物从其内部结构来看,都是由不同的若干部分或要素组成的;从其外部关系来看,都是由别的因素促成的。简单来讲,这里所讲的要素分解法分为两种,从结构来讲称构成要素,从作用来讲称促成要素。
思考与写作,我们可以按照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不同作用与功能来分解,这有点像拼图,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在一起就构成一幅整体的图画。当然,一个事物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是非常强的,其关系并非“1+1=2”那么简单。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之总和。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很多时候,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往往也不容易将彼此有关联的要素截然分开。
我们大都去过医院,每家医院都要分科,你去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挂号,并且明确地告诉工作人员,你要挂什么科。医院的科室设置,大致就是按照构成人体的各个系统来划分的。比如:消化科——消化系统、神经科——神经系统、内科——心血管系统,等等。
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是由各个职能部门组成。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基本沿袭未改,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一个公司如果有完整的架构,也必然包括各种职能部门,如研发部、市场部、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行政部,等等。
如果我们要分析某一社会问题的发生原因与解决办法,我们可以从思想、制度、物质等层面去探讨。这是广义的文化研究的分析框架。之前的例子我曾讲过梁漱溟先生对人类生活三个层面的分析,即人类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分析框架。
我2000年左右曾经在广州从事企业营销与广告策划工作,那时候流行企业CI设计。所谓CI,也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目前一般译为“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完整的CI系统是由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行为识别(Behaviour Identity,简称BI)和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简称VI)三方面所构成。
如果你是老板,你必须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公司战略、资本运作等方方面面,分出若干个方面,否则你不能胜任你的工作。比如:
市场营销组合包括哪几个方面:产品、价格、通路、促销。
公司战略包括哪些内容:经营计划、产品战略(包括开发、定位、售后)、市场开发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哪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
6.2.2 促成要素分解法
所谓的促成要素分解法,就是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分析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是在哪些要素的促动之下形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形成变化有4种原因:①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材料、元素或基质,例如砖瓦就是房子的质料因;②形式因,即决定事物“是什么”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决定一物“是如此”的样式,例如建筑师心中的房子式样,就是房子的形式因;③动力因,即运动变化的动力,例如,建筑师就是建成房子的动力因;④目的因,即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例如“为了安置人和财产”就是房子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都具备这4种原因。
亚里士多德是从哲学层面来分析事物的成因与本原,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所要面对的是分析具体事物和问题的原因,发现并懂得更多的因果关系。
其实,因为因果关系总是有时间顺序的,所以广义的因果关系包括两种:过去的因,导致现在的果,这叫因果关系;现在的因,导致未来的果,这叫条件关系。
当我们要探寻某种结果的原因,找出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某一结果的产生;或者我们确立了一个未来的目标,要确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对策,也就是在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两种立题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采用要素法来分解。
举例来说。某个高中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他在一篇分享文章里写道:
我能够考上清华大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的父母对我非常好,他们给我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其次是我读了一所好的学校,我所在的学校不仅学习氛围很好,老师们都非常优秀,而且对待学生比自己的孩子还亲;第三,我自己从小就勤奋好学,但不死读书,似乎悟性还不错……
这个学生的这段话,强调了家长、学校与自身这三个要素促成自己考入了清华大学。
我们所遇到的许多话题,尤其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立题,大都是用这种促成要素分解法来展开回答的。
跟樊荣强老师学习写作,请加入呆萌写作训练营,21天连续打卡写作,完美蜕变。加微信18723361670(<<长按复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