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作为中国的十大国粹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对我们当代人来说也影响深远。
21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落实“书法进课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现许多高校也将书法本科专业基础教学的必修课。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国家教育部对于书法的扶持力度这么大?学习书法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书法的精髓:善读帖、勤观察、耻下问、用参赛;所讲究的是脑、手、眼并用,加强己身,从而锻炼脑部思维,达到静的状态。
学习书法的好处:
1.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通过学习书法,能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2. 开发智力
学习书法能够使孩子静心养气,有益于身体健康 孩子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的训练,有益于大脑的生长发育。小学生正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练习书法对于促进孩子大脑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智商是非常有必要的。
3. 细致观察能力提升
孩子的字体或画面可能会有些混乱、形状有些离谱,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因常见而不屑一顾的事物,是以怎样的角色或姿态出现在他感知的世界里呢?其实这就是孩子观察能力的表现。
4. 情绪的及时宣泄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写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每一幅图画都是孩子真实内心思想的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宣泄表现。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鸦线条柔和、丰富,颜色明快,则表示孩子的情绪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错。
郭沫若先生说:“培养少年儿童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