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冰雪浅见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至德(最高品德)了吧。他三次把天下让出去,百姓简直找不到词来称赞他。”
泰伯,是周太王的大儿子,这后面有一个泰伯奔吴的故事,非常精彩。“三以天下让”有“前三让”和“后三让”,前者指泰伯,后者指季札,都是孔子推崇备至的圣贤盛德之人。今天先讲泰伯,明天再讲季札,尤其是季札论乐,可以说是中国第一篇文艺批评,超级惊艳。季札在鲁赏乐,每演奏一首乐曲,季札就把相关的典故、人物,诗乐蕴含的道理和人物的美德一一道来。如果没有渊博学识,没有行访过烽火硝烟四起,没有深厚的乐理知识,说不出如此精彩出色的内容。
由此也可以看出季札、孔子不光是大思想家、大政治家、更是大艺术家,才明白古人为何会说“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或“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翻译两段《史记》来介绍一下泰伯。
一、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冰雪史记译文】
吴太伯(本姓周,奔去吴国后改姓吴,伯是老大的意思,有人写成太伯,有人写成泰伯,是同一人);与弟弟仲雍(仲是排行老二;孔仲尼被叫孔老二就是这样来的),他俩都是周太王之子,是王季历(季是老三)的大哥、二哥。老三季历十分贤能,又生有一个具有圣德圣象的儿子昌,周太王喜爱此孙,欲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因此,大哥太伯、二哥仲雍商量好以后就携手同行奔往荆蛮,如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青图腾、剪断头发不再束冠,明白显现出来今后避免再继位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文王。
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当地人认为深有节义,追随附属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称他为吴太伯。
据说传闻泰伯的“前三让”是这样的:
泰伯和二弟为了父亲和三弟的心愿达成,找个借口说去南方帮病重的老父亲采药,奔去吴国,留在当地开疆辟土,后来作了吴国的创世人;第一次避开不即位,称作一让;第二次父亲归丧,他没有回去主持,看作二让,因为老大一回去按照当时周礼制度,一定会被摁在王位上;第三次割发刺青纹身,以示决心、永不继王位!
哎,忍不住心疼二弟一秒,好无辜哦。
二.
【史记】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时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冰雪史记译文】
太史公说:孔子说过“太伯可以说是站在道德的巅峰了,三次把天下让给他人,人民都不知用什么言辞来美誉他才好。”我读《春秋》古文,才知道中原的虞国和荆蛮的句吴是兄弟啊。延陵季子的仁爱之心和大境怀抱,渴慕道义永不停歇,能够见微知著、辨别是非。哦耶,又是那么多闻多见、博学弘览的君子啊!
孔子一向不大看的上春秋时期的执政者,认为他们基本上都是“斗宵”之人。他称颂尧、舜、禹、文王、周公,给同时代以及后世的执政者树立效法的榜样,舜被父亲弟弟屡次三番陷害又逃脱的故事也是惊险无比,《中庸》里对舜的评价都是推上神坛的圣人——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善用才,他的从善如崩的精神在《大学 中庸》《孟子》里另有解读。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沛然若决江河。
《中庸》言:舜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所以孔子高度评价泰伯、季札,称他俩为至德。
在〈史记〉中,“本纪”以《五帝本纪》为首,记述了尧舜的禅让;“世家”以《吴太伯世家》为首,记述了泰伯的“前三让”和季札的“后三让”;“列传”以《伯夷列传》为首,记述了伯夷、叔齐互让君位,即论语里孔子说的“求仁得仁,有何怨矣”的难兄难弟;司马迁的崇让倾向可窥一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当今列强争霸巧取豪夺,和古代王室争斗与诸候纷争有什么不同。如果能学到泰伯那种礼让精神,所谓“至德化浇漓为纯朴,息争夺为廉让”,和谐世界的构建,天下大同的理想,贸易战也不用打了。
附录参考文献:
《论语注疏》曰:此章论泰伯让位之德也。
郑汝谐曰:泰伯知季历之有圣子,足以大周家之业,乃断发文身,示不复用,又虑其以次而立仲雍也,则与之具奔,使季历之立若出于当然,太王、季历皆无可议,世亦不知泰伯之逊以天下。非至德而何?三言逊之之笃,不必泥其数;天下,周之所必有,故不以国言,皆大之之辞也。
朱子曰:让之为德既美矣,至于三,则其让诚矣。以天下让,则其让大矣。而又能隐晦其迹,使民无得而称焉,则其让也非有为名之累矣。此其德所以为至极而不可以有加也。
张栻曰:夫泰伯之让,诚难知也。泰伯知文王有圣德,天之所命,当使天下被其泽,故致国于王季,为文王也。故曰“以天下让”,言其至公之心为天下而让也。变而止乎中,非达权乐天者其能与于此乎?
陈祥道曰:不累于厚利,故三以天下让;不累于名高,故民无得而称。此所以为至德。太伯之让,则国也;“三以天下让”者,以文王之圣有得天下之道故也。《诗》曰:“帝作邦作对,自太伯王季。”又曰:“文王肇禋(yīn),惟周之祯。”则文王有得天下之道也,固矣。
蔡节曰:《论语》一书以至德称者,唯泰伯、文王二人,其旨微矣。泰伯知天下必去商而归周,故逃之荆蛮而避之。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泰伯、文王均此一心也,此其所以为至徳。
刘宗周曰:圣人又追论其始,遡周家世及之自,则泰伯之德实与文王并隆。圣人见端知末,逆知必至之势,而早决其无待之机,真能让天下者也,故曰三让。今人事到临局处,无可奈何,只得听时势所转。
李炳南曰:孔子称赞泰伯的道德,高到了极处。他曾经以天下三度让给季历,人民不知道如何称颂他的至德。我们读这一章书,当学太王的眼力,泰伯、仲雍让国的道德。最难得的是泰伯,让得那样和平,而且处置得合情合理,所以孔子称许他至德。
钱穆曰:让德亦是一种仁德,至于无名可称,故称之曰至德。
《四书反身录》曰:为善不近名,方是真善。否则纵善盖天下,可法可传,有为之为,君子弗贵,以其非真也。力行好事,亦惟行其心之所安,当然而然耳。后世之知与不知,非所望也。泰伯惟行其心之所安,是以不存形迹。其后季札之避位辞封,安于延陵,高风伟节,仪表千古,渊源远矣。
【附录】
陈祥道曰:后世伯夷之逊孤竹,季札之逊吴国,鲁隐之逊桓公,宋穆之逊与夷,燕哙之逊子之,韦元成之逊弟胜,东海王强之逊弟阳,邓彪之逊弟荆,丁鸿之逊弟盛,刘恺之逊弟宪,凡是者多矣。若伯夷季札则狥义者也,余则矫异以取一时之名而已。岂君子之所与哉?然拟于突忽之兄弟,蒯(kuǎi)辄之父子其有间矣。
刘宗周曰:太王志翦商乎?曰后人见周家王业定于太王、季历授受之间,故谓翦商始于太王,而诗人歌之,非谓太王志于翦商也。(按:周之王业肇基于太王,积德行善,三传而有天下。如果谓太王处心积虑谋人之国,则非也。)
蕅益大师曰:此时文王已生,纣亦初生。泰伯预知文王之德,必能善服事殷,救纣之失,故让国与之,令扶商之天下。是故文王之至德,人皆知之。泰伯之至德,又在文王之先,而人罔克知也。至于文王既没,纣终不悛,至使武王伐纣,则非泰伯之所料矣。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集注》《论语注疏》《论语全解》《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学案》《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点睛》《史记》《四书反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