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可能需要等一等。
班级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学困生,那些孩子即使每天看着很认真在上课,但一旦写到作业就困难重重。还有些孩子因为基础差而学不会,久而久之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这学期的小澈,在我看来改变还是很大的。原本的他,凡是我让他们写在书上的作业,他基本不写,因为他弄不清要写什么。每天的课堂作业也拖拖拉拉的,基本上不盯着是做不好的。但是从开学到现在,他居然能把书上的练习完成好了,而且作业也懂得做了。虽然有一天因为作业的种类有些多,他有些混乱,但等一等他,他也能做好。
突然想到那天家长课堂上王老师说的,有些孩子本身就开机慢,那就要等一等。所以对于小澈,我现在也不责骂他,而是多给予他鼓励。鼓励着鼓励着,他在我的眼中也变得可爱起来。很多时候,虽然我也会提醒他完成作业,但我也会等一等他,他也能把作业完成得很好。
我想,或许是因为升入六年级了,他也开始有变化了。或许是因为他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学习的一点乐趣,所以也开始改变了吧。
在某天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看着小澈摆弄那些自己做好的小正方体时,突然觉得,小澈也是想要好好学习的。在某天和他闲聊时得知,他现在的作业基本不用妈妈操心了,都是自己做好的,只是会在不会做的时候让妈妈教一下。以前他的思维导图都会让妈妈帮他解决,现在他自己能照着例子完成了。嗯,他在不经意间也成长了。
我想,每个孩子的觉醒时刻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做的,是创造适合他们的成长阶梯——在概念混淆时用模型教具辅助认知,在畏难情绪涌起时给予建设性反馈,在独立完成作业后设计对应层级的巩固任务。教育者的价值在于:既要做照亮迷雾的灯塔,更要成为培育自信的沃土。当我们在等待中注入专业智慧,在宽容中渗透精准帮扶,那些暂时困顿的生命必将在破茧过程中收获独特的光芒。这盏用爱心与耐心点燃的启明灯,终将指引更多像小澈这样的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