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好的听众是信任
善于倾听的人会赢得更多的朋友。善于倾听,也意味着慎言,避免留言,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大部分听人说话技巧高明的人,都能不着痕迹的配合对方的喜怒哀乐。
在获取对方肯定前,自己必须先肯定对方,多表明站在对方立场的态度,定能听取对方更多的心事。不信任人的人,对自己或周围的人均无益处,人间到处有温情,只要以诚待人,一定能获得相同的回馈。
当对方热衷谈论经验时,你却以怀疑的口吻反问:“是吗?”或凭自己的意思判断对方,甚至漫不经心。这种态度当然会影响对方,逐渐的降低谈话兴趣,并很快地结束话题。
所以我们必须相信对方,没有一丝作假,那么对方自然会敞开心扉,表露出真正的一面。
二、打断发问有失礼貌
一般年长的人说话都倾向于“说教”,但任须虚心的听。即使长辈表达不完整,也应避免中途打断。
说者往往会受听者的礼节与情感所引导。
交谈中需互相交换意见,才能顺利进行应在坦诚谈话,并表示了解后再陈述自己的意见。应等候对方说完,再正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表达自己看法前,必须用心听对方讲充分显露出尊重的态度。
三、不感兴趣也别用哈欠来打发
人有时是理性的动物,但大部分行为都是被冲动或偏见所支配。
一般人与人交谈时,多以当时当事人的态度判断谈话内容的好坏,而不以谈话内容本身衡量。
从这种心态来看,赢取欢心是使对方肯定自己谈话的必备条件。即使对方的谈话在无聊,也必须装出很用心的样子,因为人都对肯听话的人有好感。
一般人说话也同样会介意听者的态度。说者往往以听者的态度衡量他对自己的感情。
纵然说者言语无味,也绝不烦躁、发出嘘声或打断,而应耐心的听完。如此必能打动说者的心自然而然对你产生好感。要是想博取别人的好感,不妨尝试多听对方谈话。
四、等待时机也是一种听话技巧
有一些人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因表达不完整而急躁。这时听者与其不停地催促,不如静静的等候,如此反而能帮助说话者表达清楚。
等候时机也是听话的技巧之一,的确由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便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五、专心听对方说话更容易说服对方
重视民意,每天都会接见陈情百姓,而且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在细微的事也会去办。专心倾听意见与谦虚的态度是赢得成功的关键。
唯有听人说话,别人才能采纳自己的看法,如此双方并能产生信赖关系,使说出的话具有说服力。
六、“听”出对方的真实意图
听者与说者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
尤其是顾客更须冷静,竖起耳朵仔细听推销员说些什么,而避开不谈什么,推销员当然是强调优点为主,消费者本身须听清楚,便与判断真正想了解的。
推敲说者真正的意思也是学习听话技巧的课题之一。只要集中精力听人说话,自然能听出内容以外的意思,也能认清对方的真面目。
人们在发言时,难免会参杂主观成分,所以听者需注意其中的真实性。倘若无法区分真伪不妨要求对方提供证据,这样就能辩明真伪。
一心锦和新闻记者为例。到现场勘察,在对整个事件做分析整理,不过如果事前以听到下属或同事谈起,再到现场时,不免就会先入为主,误以为事物的真相。
判断说者的话或报告书之前、必须先区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主观臆想,同时是一面听一面整理,才能掌握正确内容。
七、交谈时如何记录重点
与人交谈太过信任自己的记忆,可说是危险,至极。
记录固然重要,却切忌失礼于对方。
八、倾听男人的梦想是一种礼貌
有人说“男人好比是大孩子”这句话颇有道理。一般男性都会有出人意料的天真与梦想。
男人的梦想神圣不可侵犯,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平时忙于工作,而这梦想有如强心剂,可为生活带来无比的希望,鼓励自己勇往直前。
九、别人炫耀时不可插嘴
喜欢炫耀是一般人的心理。然而炫耀之心被人看穿后,就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因此即使想大声炫耀,也会谦虚一番才开始讨论。
如果能利用这种心理,让对方开心的谈,对自己也有好处。
在工作上普遍受人欢迎的人,多是能了解听人炫耀的技巧。
大多数人找你谈话时,不要不厌烦,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这样才会受欢迎。
与人交谈时,完全扮演听众的角色,不炫耀自己。如听着同者同样善于此道时,仍需耐心听完,如果从中插嘴自吹自擂一番,将使对方因泄气而没兴趣再说。
十、留一只耳朵听听自己
理想的交谈,是既了解对方的内容,也可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唯有如此,沟通才算成功。
在谈话时,自己的脑中另有一个自己,也就是设定另一个自己,然后对这个自己说话。不管怎样,除了需要倾听对方说话外,也需仔细听自己发言,并牢记在心。
有一位讲师,为使演讲内容充分,通常都会设定三种听讲对象:自己、另一个自己、听众。
十一、别太在意“我只对你说”
类似“我只告诉你一人”的话太多,明知与事情不符,却会对说话的人产生奇妙的亲近感。
听了甜言蜜语,人的判断水准往往会降低。
不需强烈拒绝透露消息的人,避免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何况有人没恶意,只是习惯如此说,因此不妨当作耳旁风,不需太介意。
十二、不要不懂装懂
别人向你发问你也不懂的问题,回答“不知道”的确会感到没面子。同理,人人都知晓的事实也同样很难开口,这都是因为害怕被别人轻视嘲笑自己。
与一般人害怕一时的羞耻心理有关,所以才会不懂装懂。不懂装懂的人很难进步,坦白承认不懂,并虚心求教才是明智之举。
知识丰富强过知识贫乏,但不懂装懂却最糟糕,如此不如虚心,求教听听别人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