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那会儿安妮宝贝非常火,但是大家评价说她的文章里满是悲凉,出于乖乖女的心态,不看非正能量的书,也就没有看安妮宝贝的作品。早上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说自己青春期反感一切流行的东西,瞬间被这句话击中了,想想自己青春期时也是这样。文中提到现在才开始看安妮宝贝的书,想着自己还一本没看过,因为好奇,看完文章就下载了安妮宝贝的书,看的第一本就是《七月和安生》,不长很快就读完了。
看完后很幸庆上学那会儿没看,看了估计也看不懂,也无法理解文中的那些情感。现在看来刚刚好,从成人的角度,看见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七月,乖巧,听话,懂事,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我自己就有七月的影子,从小到大都是乖乖女,按部就班的读书,工作,生活过得平淡而幸福。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所有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眼中很少去关注黑暗面,有的都是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笑容。
经常会有家庭不和睦的朋友给我打电话,每次我都会耐心听他们讲完自己的故事。我同情他们,反过来更觉得生在一个和睦家庭是多么幸福。有时候他们讲的难受时,我总想抱一抱他们,希望用力量温暖对方,也希望传递正能量。所以看到七月把安生抱在怀里时,这种心境温暖又亲切。可是自己什么也不能给对方,总觉得这种默默安慰没有力度,只能静静地听他们说,或许这样已经够了。
安生,叛逆,不安分,孤独,不按常理出牌,在别人眼里她是坏女孩,是不被人喜欢的孩子。人们总会想七月和安生怎么会成为朋友,两个人差那么远。可是七月和安生很容易成为朋友,因为七月安分,生活平淡,所以总会渴望安生的多彩;安生孤独寂寞,从小缺乏爱,所以很容易羡慕七月的生活。他们彼此吸引,走在一起,就像看见了不同面的自己。
外表看来安生坏坏的,她很早就翘课,辍学,去酒吧,化浓妆,抽烟喝酒,勾搭老男人。在学生时代这一定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有多少人也是用狰狞的面容面对世人,而把温暖藏起来。结尾时安生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说“我走之前就知道,这具身体一定会伤痕累累,我一直都厌恶它,摧残它,折磨它,因为我一直不知道,我为什么不能做七月,只能做安生”。她对七月的情感太复杂了,是爱也是恨,是依赖也是嫉妒。
在我少女时代的记忆力,总觉得出入酒吧一定不是好女孩,可是渐渐地身边也有朋友出入酒吧,他们并不坏,只是活的更加自由。当我开始慢慢纠正,不以是否出入酒吧来评论女孩时,才开始发现这些直爽女孩的特点。开朗,活泼,会来事,嘴甜,直接,会撒娇。
我的朋友中也有安生的影子,只是没有安生那么惨。她们有时候整夜整夜的失眠,揪着问题不放,身边很多熟人,但是知心朋友很少,平时光鲜亮丽,但是内心孤独寂寞,情感总是找不到寄托,需要人陪。
我喜欢文章结尾一句话,安生对七月说,“我应该是你这辈子最后悔的选择,我当初喊你去操场时,你应该说不去”。可是即使再来一次,七月还是会去的。因为她习惯了被动接受,对于朋友和爱人,她都把自己放在被选择的角度,因为性格的原因,她终其一生都很难做到主动选择。
如果安生再回头,她会不会选择不与家明发生关系,她能不能遵守承诺,从此流浪。可能不太会吧,无论怎么飘摇流浪,她都会想起七月,这个人是她这辈子都比不过的,所以她嫉妒。她想要分享她的一切,家人,甚至爱人。这种近乎爱恋的姐妹关系,让人疯狂,互相排斥却又相互吸引。
不管是谁都需要自己独立去成长,没有谁永远都在庇护下长大,七月因为安生可怜,对她用尽了温情,可是安生终究无法做到情感独立,而对七月产生了依赖,因为她刚烈对外时,只有七月对她温暖如初。可是既然是两个世界的人,只会有交织却永远不会相融,彼此会成长为不同的模样,互相观望就好,何必再彼此伤害!安生死后,七月就会幸福吗,不见得,她跟家明永远都会记得安生,但却再也回不到17岁那年,明亮阳光下,三张笑容灿烂的脸,三个鲜活跳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