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临睡前看订阅号,才发现今天6月10号是民国最有名的才女之一林徽因的112岁诞辰。这篇文章并不是怀念林徽因,而是讲述了一个“被过度消费和包装的林徽因”。
我并不算是林徽因的“粉丝”,知道一些她的成就、她和三个著名男人的故事、她的“人间四月天”。我想大部分人对她的了解可能也是这些。
在社交媒体代替书本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的时代,最容易也最迅速可以得到传播的,就是八卦消息。所以,经过一篇篇“背后的故事”的洗脑后,我们知道的林徽因,就是一个漂亮的、有一个著名的丈夫、同时也和另外两个男人纠缠不清的、还略有才华的女人。
有些看客看到这些,会仰慕她的美貌、才气,会羡慕她处处受到男人的爱慕,而另外一些看客,会啐她一口“绿茶婊”。
我第一次知道有人这样评价她的时候,完全震惊了。林做了什么事,会这样被人骂。后来我就释然了,林徽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个年代的人早已远去,我们已经不能保证得到一个统一且客观的答案。
而就像她自己所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同样,到了现在,不管是谁心中认为的林徽因,其实都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主观臆想出来的一个形象。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起来一些别的事情。就是在我们对一个人进行认知了解的时候,究竟是客观认识在起着作用,还是自己的主观想法占据大脑?
闺蜜小易有一个异性朋友,是她的小学同学。初中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但是她不知道两家大人私底下一直联系。到了大学后,小易的妈妈一直极力劝他们两人在一起。列举了男生的诸多优点以及他们家的优良条件。小易觉得很烦也很窝火。总是用“不喜欢”“没感觉”“聊不来”来搪塞母亲。本来嘛,这么多年不联系,怎么会有感觉呢。小学的时候就看不顺眼他,一个啰嗦、胆小又呆板的男生。现在小易学的是艺术专业,男生是读的工科,能有话题聊吗。勉强加了微信,扫一扫他的朋友圈,就觉得各种无趣。
男生到小易在的城市旅游,小易的妈妈命令小易好好请男生吃个饭、玩一玩。小易反抗无效只好从命。等我去问她这顿饭吃的怎么样时,她给我回了长长的一段感想。第一句就是“我突然发现,他根本就不是我以前以为的,也不是他朋友圈所呈现的那个样子”不过,小易也没有180°转弯对男生大为赞赏,而是很冷静地讲述了她的感受。总之这个男生变得绅士、体贴、也有幽默感。本来小易最担心就是吃饭的时候会冷场,但是这个情况完全没发生,两个人一餐饭吃得很愉快。
“我得承认,之前是我对他有点偏见。一旦在心中设定了一个人的形象,其实是很难再去主动了解对方的。”小易这么和我说。
就像林徽因说徐志摩爱着那个他自己幻想出的林徽因那样,小易之所以不愿意去和那个男生接触,是因为她脑袋里一直在主观加工加深对这个男生的不好印象。她觉得他啰嗦、胆小又呆板,可那是几年前了啊。这几年,小易的妈妈会旁敲侧击地提起这个男生,可是小易从来不愿意多听,所以这几年,她都没有客观地认识过这个男生。
客观态度是清醒认识世界的前提,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客观,但我们至少要记得把客观当成一个必须遵守的准则。
最后小易说“他准备以后移民,有点可惜,好像刚刚开始认识一个人,就又迅速地离开你的生活了”
今天魔都大雨,所有东西在经过雨水的冲刷后,都变得格外干净透亮。看了这么一篇文章,想到这么一件小事,我突然觉得,要是我们在认知了解一个人的过程中,时不时也给自己下这么一场“雨”,是不是对他人的认识,也会通透很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