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有的人退休后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你,外出旅游;而有的人退休后却选择再就业。退休后的老人去挣钱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事业心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就会多出不一样的结论!
01补充工资型
有的工种属于特殊工种,比如林场,比如化工,再比如煤矿等等,女性45岁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
李娟是一名林场职工,45岁按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因为工龄短,工资自然不高。而45岁正是女人的壮年,养老还早,儿子还没有成家,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思绪再三,李娟决定再找一份工作——超市就是不错的选择!
超市工作分上午班和下午班,每个班基本6个小时,不算太累,也不耽误做家务,工资虽然不高,和退休工资加起来也算不错。
老伴更乐意接收退休女工当员工,没有上学的孩子拖累,还不用负担这样的员工的养老金,怎么算都是性价比比较高,何乐而不为呢?
02无奈选择型
刘军是一名企业职工,那时候企业不景气,达到退休年龄的欢呼雀跃,达不到退休年龄的职工面临着下岗的命运。后来政策放宽到男性55岁可以办理病休,刘军刚好符合条件,避免了下岗的命运,但是病退工资比较低,无奈之下刘军选择了再就业。
刘军原来是工厂里的一名车工,技术比较好,很受私营企业的欢迎,于是刘军顺利入职,做了一名车工。身体好,技术好,越干越来劲,一直工作到63岁,要和老伴一起去带二胎孙辈,才结束了再就业的生涯。
03小小追求型
许平是兵团农场的一名农工,虽然是农工,但徐平是个小有追求的女人,早早就开启了理财之路,拿出一半的收入打入理财账户,这些年收益一直不错。
50办理了退休手续,收入骤减,徐平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压缩开销,降低生活水平;要么终止理财定投的合同。哪一种都不是徐平想要的结果,降低生活标准,那些生活小情调就要离她远去比如旅游,比如买书,再比如喝咖啡;终止理财定投这么多年的坚持和学习,将前功尽弃。
经过再三考虑,既不愿意降低生活质量,也不愿意终止理财合同,于是找了一份替别人接送孩子上学的工作。早晨把孩子送到学校,中午接回来做一顿午饭,下午接回来等孩子的父母下班回来。
接送孩子中间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用来学习理财知识,还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所得收入刚好弥补退休工资的不足部分,让自己的小小追求顺利进行。
04发挥余热型
军人出身的刘叔1998年55岁从湖北宜昌中南橡胶厂内退,闲不住的刘叔,还有一手好技术,于是开始应聘到别的工厂做技术,青岛一家企业给刘叔抛来了橄榄枝,刘叔一直发挥余热到2012年,整整工作到70岁才彻底休息。十几年间获得了丰厚的报酬。
刘叔独到的眼光,早早看到了青岛的发展前景,那时候房价还不高,刘叔拿出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一套单位的集资房,然后把小儿子也调到这里工作,再后来,大儿子公务在身调动不方便,刘叔就把大孙子转到青岛上学,并落实了户口。
目前刘叔一家老小都定居在青岛工作生活,不得不佩服刘叔眼光的独到,更佩服刘叔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发挥余热,不但挣到了丰厚的报酬,还提前买房,把一家老小都召唤到青岛生活。
在此,我有深深的感悟:
退休后的老人去挣钱谈不上悲哀,但是主要原因还是退休金不高,想挣点钱增加收入,谁见过退休工资很高的人再去工作的?人家享受生活还来不及呢!
还有一种退休老人工资收入还可以,但是家庭负担比较重,比如有老人要赡养,子女结婚要帮助,被动地再去工作补贴家用。
还有一种有技术的退休老人,平时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于是选择再就业发挥余热。特别是老中医们,一辈子积累的经验如果不继续发挥余热,岂不是太浪费呢?
至于退休后的老人去挣钱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事业心,不能一概而论,各有原因的,希望友友们能客观对待身边发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