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行里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目的就是集众人之力为总行团委公众号产出一篇高质量推文,大家的参与积极度都很高,群聊一建立以后,大家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平时工作中,因为我们部门相对来说年轻人比较少,也就一个办公室的三个人偶尔聊聊天,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虽说也是一种很合适我们的工作方式,但有时看到那些年轻人较多的部门,工作气氛很活跃,也不免会觉得自己有些“老气横秋”,也会想象自己处在一个充满新鲜血液,充满奇思妙想的氛围里。
当看到群里有这么多优秀的同事时,刚开始觉得很兴奋,很高兴能和这么一群优秀的同事一起完成工作,当大家都在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发现自己很想参与,却总找不到时机参与讨论,全程都是一直在聆听,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此时更多的是开始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提出的想法会不会太小儿科?认识会不会太浅薄?就在纠结的过程中,大家已经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不要说当众发言了,现在对自己而言,在群聊里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也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社恐。
其实社恐也并不是天生的,多数人社恐和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就拿自己而言平时就很少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身边都是熟悉的家人,所以在不太熟悉的朋友面前就会产生一种未知的恐惧感,束缚自己的正常表达。
之前一直期望自己能有机会能和这样一些有想法,优秀的伙伴工作,但真正的当这个机会来临时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准备好,好在这个过程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昨天,妹妹的订婚宴,上午我姨才告诉我,中午让我来当个订婚主持人,虽然这个邀请有些突然,而且自己没有任何主持经验,但考虑了一下,觉得自己还是得尝试一下,也想通过这个机会给自己一个小挑战。既然知道自己有社恐的问题就应该正面面对,需要类似这样的场合去刻意练习。
订婚宴虽然没有专业主持的那么完美,但至少是完整的,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了我们所有亲人对新人的祝福。
这两件事也让自己有了些反思:
羡慕他人所拥有的东西前,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能力掌握你所羡慕的东西。
多去做一点点尝试,每一小步的改进都应该为之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