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终于得了闲暇,拿起村上的《刺杀骑士团长》又看了起来。这书晚上竟不敢看,村上原来也是这样喜欢悬疑玄妙的吗?《1Q84》好像也是。之前的呢,记不清了。可能最近一人在家,需要长时间的与自己相处,所以若是有什么胡思乱想奇思妙想,是不能够回避的。
白天看,多少能稳住心神。看到“我”画画的间隙去厨房喝了口水,回来看凳子位置挪动了,而家里又没有旁人。从新的位置看去,肖像画中的人物竟然与之前有种“不可思议的差异,甚至显得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同时存在于他的身上。”
“我”不免产生了一些问题。而竟然,有谁在虚空中回答了“我”。
“未必是简单的事吧。”
类似这样。
我望向窗外。想起昨天吃完饭随意逛书店。一本方方的厚厚的书,黑色的封皮,写着《答案之书》。打开第一页,是使用方法:想到一个具体问题,认真地想,然后翻动书页,停下来,这一页显示的就是答案。
我试着,想,今后是否还要从事本行业?书页翻动,停在:收集更多的信息。我又试了一个,我要不要开始练画画。具体怎么说的?就是要我赶快开始。第三个,我想,要不要开始写东西?也记不清了,总之也是赶快着手实践之类。
翻完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之后,我想,也许重要的是我提出的问题本身吧。或许这本略显神秘主义的书,也是着意于此,重要的是你把存在于头脑混沌中的疑问,明确地发问,使之成形。而答案或许早就在我心里?也是一团混沌罢了。它也在等待着成形。
而我大概刻意不去看它,害怕它成形。为什么害怕?
就像我看村上的书,它通向某个地方,预示着什么,它充满了疑问,打开我身体的某个部分,像是打开一扇天窗,或者一个盒子,而我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许就是这种未知感,这种此刻不由你掌控,下一秒也不知道会到哪里去的感觉,我害怕这个。所以,我害怕看村上的书。但是他又吸引着我。
况且他书中的人物总是过着一个人的生活。饭后,听着音乐看书,准备下一周的快捷饮食,之类。和此时我的状态也多少有些类似。有种代入感。
最近也在思考。听了一期冬吴同学会,讲婚姻需要保持彼此的界限。又说自己对自己也同样要有边界感。所谓自己对自己的边界,大概是时间表、自律之类,所反映的东西。
这周考完试,终于轻松下来,适逢老公也出差,于是有了很多闲暇,可以与自己相处。于是也有了这许多体悟。包括,向自己发问也好,一本所谓的答案之书告诉你答案也好,自己尊重自己的边界也好。觉得重要的是,收回自己的能量。收到自己最中心的一个小小的核里。与自己的某个部分,或者另一个自己保持边界,与瞬息万变的周围保持边界,与工作与网络与家庭,保持边界——它们都具有无限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觉知,它们都会用它们的无限来吸收你的无限。
而有了这种边界后,就留出了空间,自己的某一部分就醒了。忽然就有了灵气。
失而复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