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朋友圈被莫名的18岁了,大家都在更新着自己18岁的样子。这是因为冯小刚的《风华》太火了吗?亦或是因为00后的18岁这个话题?不管其中的原因为何,这股18岁的风确实霸占了大家的朋友圈。
看到同学们在发圈里的照片,我也不自主的想起了我的18岁。我的18岁?这之前还真没有好好的回想过,现在细细想来,18岁真是个美好的年华。快乐,开心,成长,孜孜不倦,精力充沛!似乎用所有美好的词语形容那段日子都不为过。
18岁那年,每天清晨六点,在学校的足球场边,总会先跑上几圈,然后开始练功。这样的清晨多少次想睡懒觉,想放弃。但最后坚持了下来,直到后来下腰,劈叉都变得轻而易举。现在想来,庆幸自己当时因为没有放弃,才能有这么好的身体,才能每天精力充沛!那年,青涩,腼腆。但依然跟着老师,参加各种演出。第一次演出是参加学校40周年校庆,也是人生第一次化妆。也因为从来没上过舞台,当舞台上耀眼的灯光打起的时候,平时排练的很多动作都已经忘的一干二净,甚至队形也差点没跟上。当台下的掌声响起的时候,才醒悟我们的舞蹈已经结束。后来再去参加其他的演出的时候,终于没有那么狼狈了。从各次演出中,也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这也深深影响着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18岁那年,壮着胆子约学校领导,当领导们答应受访后,内心的喜悦无法形容。然后怀着忐忑,紧张的心情准备着各种问题,但当真的跟学校领导们面对面交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领导们也是挺Nice的,有些受访的领导根本不需要我们提问就已经将我们当次需要采访的内容和盘托出,有的领导甚至会对我的稿件提出他们的建议。当我们的采访稿件在广播站播出或是刊登在校报上时,内心的喜悦与满足觉得之前所有的害怕都烟消云散,所有的努力准备都是值得的。
18岁那年,我们没有微信,没有QQ,甚至没有电话,就连Call机对我们来说也是奢侈品。记得当时宿舍刚刚安装200电话的时候,大家都兴奋的蠢蠢欲动,都想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打打电话️。我也不例外,但我却不能打,因为家里没有电话,就连亲戚里面也是少有的。后来终于买了张电话卡,第一个电话是打给了一个远房亲戚,让他转告姐姐第二天去接我的电话。就因为这个电话姐姐紧张了一个晚上,如此突然的叫她去接电话,她以为我在学校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只是一个日常的通话交流。那年,其实我们最开心的不只是打打电话。每天最开心和最期待的还是学习委员去取信件回来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期待有没有自己的信件,那年跟我信件往来比较多的是哥哥,我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学校生活。现在通信更发达了,反而觉得大家之间的交流更少了。
18岁那年 ,经常跟着同学们做着各种有趣的事情。一起去烧烤,一起去搞活动,一起去逛书城,一起去其他学校联谊,一起去参加比赛,一起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最美好的年华做着最美好的事情,人生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