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完龙美术馆,我看时间有多,就乘地铁赶往南京路,看“沪上新年,美好生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年俗文物展”。
展馆人不多,但是几个东北大妈的嗓门实在让人吃不消,这个展览就是把春节的习俗做个梳理,民俗画报贴得满满当当,很是喜庆。因为东北大妈们拍照遮挡视线,所以我复制粘贴有点乱。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古人以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以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又被叫作元旦。一直到1912年颁行使用公历,于是"元旦"改为公历的1月1日,而农历正月初一被称作"新年"或"春节",沿用至今。
上海及江南地区的春节一般以腊月廿四送灶开始,到正月十八“落灯”才算过完了年。
过年是一场祭祖仪式,是阖家团圆敬老孝亲,是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拿压岁钱,是亲朋好友相聚,是节日的狂欢,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乡愁,也是对美好明天祈福纳祥的祝愿。
迎新年: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是年岁之终,又有新旧交替之意。进入腊月以后,民间有很多传统习俗,既是人们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同时也满含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与祝福。从吃腊八粥,到祭灶禅尘,再到贴春联、办年货…因为春节临近,人们要为这每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精心准备,所以,腊月又是春节的前奏曲,腊月里的每一天都是辛劳的、喜悦的。
祭灶:旧时,几乎家家厨房的灶头上都设有灶神神位,又称"司命神"。民间传说,他受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世间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就要升天向玉皇汇报民间这一年来点点滴滴。于是民间百姓选择腊月廿三前后谢灶,希望有贵气,取其意头。江南地区多以腊月廿四为祭灶日。上海对送灶极为重视,送灶食物讲究"又甜又粘"。多用糯米团子、年糕、元宝糖以及茨菰、柿饼、菱角等,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禅尘:从腊月二十五起至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蛛网,称"掸檐尘"。同时,这一阶段,人们都要剪指甲、理发、洗澡、拆洗被褥、擦洗器皿。总之,屋里屋外都要干干净净,辞旧迎新。
赠历本:明代,政府严禁民间私印历本,历本统一由政府颁发,故被称为"皇历",又因历本多以黄纸印刷,所以又叫作"黄历"。清代中叶以后,地方和民间印刷历本被允许,但必须仿刻官历,并加盖地方政府铃记,由地方政府统一发放,发放历本就叫作"赠历"。
光绪时期,上海已开始出现月份牌。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市民的喜爱。这种"月份牌"在每年春节前更是大量发行赠送顾客,人们都把它作为年画来欣赏。
蒸年糕:“有钱没钱,蒸糕过年”。在浙江、江苏的不少地区,春节蒸米糕是传统习俗,米香伴随着炊烟飘荡,年的味道愈发浓烈。上海人喜爱的年糕,一种是苏式方形的糖年糕,一种是圆形的米粉松糕。为答谢一岁平安,在除夕前三四天内择日"谢年",晚上会以香花、酒茶、三牲、鲜果、饵饼祭神,必供两盘年糕加一对元宝形的糖糕。
祭祖:祖宗的肖像画也称“喜神”"“祖容”“代图”等。敬祖是我国的传统,旧俗于正月初一凌晨挂祖容于厅堂,称“挂喜神”,家族合拜的叫“拜喜神”。祭祖的准备工作在除夕中午就开始了,有摆供品、奉觞莫酒、折黄表纸、叠锡箔、行礼、焚金银镍等多种环节,后来祭祀之礼越来越简化。祭祖体现了人们慎终追远的思想。
贺年:岁朝清供,就是在春节期间陈列于室内案头的清雅摆设,源于古代祀神的遗风。岁朝清供的物品,多种多样,可以是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等等,以表达迎春,赞春的美好心情。由于文人墨客的普遍爱好,画家们又以清供之品入画,工笔绘写,铺衍成诗,成了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岁朝清供图”。
守岁:除夕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称岁除,被看作是新旧年相重叠的一日。除夕最重要的风俗是全家团聚守岁,午后开始,陆续悬挂祖先遗像,摆上香烛供品,傍晚进行飨祭仪式,然后阖家吃"年夜饭"、喝"守岁酒",对小辈封"压岁钱",直到新年降临。人们有意把除夕变成不眠之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走亲访友:亲友间互访拜年,有时无法亲自前去,就派人将梅红色或大红色的名片投入他家的门隙,就算拜过年了。答拜者也是如此,往还答拜,帖到而人未到,故称“飞帖”。随着大清邮局的成立,飞帖改为邮局传送,也改称"贺年片"。款待客人则飨以元宝茶、糖果、花生、瓜子、汤团等。
迎财神:相传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又称“接五路财神日”,所谓五路财神,说法不一,有的说五路财神是一家兄弟,生前劫富济贫,仗义疏财,死后不改本性,求之则灵;也有的说五路财神是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纳珍,中路玄坛。其中玄坛即赵公明元帅,是最受尊崇的一位财神。另外还有比干、范蠡、关帝和财帛星君等文、武财神等。上海以前以活鲤鱼迎财神,鲤鱼上贴有印有龙门图案的红纸,寓意“吉庆有余”“跳龙门,交好运”。
赏花灯:沪苏旧俗,以元宵前二夜为上灯之期,而以元宵后三夜为落灯之期。上灯时吃圆子,落灯时吃年糕,所以有"上灯圆子落灯糕"之说。
这是上海过年习俗,复制粘贴重新阅读,漏了不少,但也差不多了感慨是以前的人仪式感真强,也真是在过年,不比现在,就只剩下看春晚了,只是春晚也越来越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