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之眼279/365 康乃馨随想

昨天提到康乃馨鲜切花的出色表现,接续——

买来的鲜切花绽放时间从一周延长到两周,其中的康乃馨两周依然还不枯萎。

于是,我会单独把康乃馨再捡出来剪短,套上买花时带的塑管,插到伴有小写意国画的象牙白茶罐中,放到厨房窗台,温馨静谧的氛围,令我连洗菜刷碗都不由得精心细致。

每每看到康乃馨那层层叠叠的花瓣,相互依偎彼此支撑,我就会想到“柔韧、包容、持久”这些词,哎(ái),这可都是母亲的特质啊!

118年前,倡议设立“母亲节”的安娜·贾维斯(Anna Jarvis)选择白色康乃馨纪念过世的母亲,是因为她母亲喜欢康乃馨。想必,这位母亲,本就有“柔韧、包容、持久”品质。

现今,世界东西方都会过“母亲节”,也都会把康乃馨作为母爱的象征,看来康乃馨的形态与母性契合,是人类的共有的感受。

由此联想:何不用此类的共感,来连接我们的理念输出,引发灵性共振、文化共鸣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