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的三点:
一、社群运营官要具备特别敏锐观察能力
当社群人多时,运营官时刻要到注意到群里的风吹草动,每天群里的活跃人群,活跃人数,冒泡人群,提交作业的数量、有没有不当言论,有没有违反群规的,这些不仅要心里有数最好还要统计出来,为后续的群里运营提供改进和升级服务。
社群运营的敏锐度让我想起了几件跟服务有关的案例。
1、两个月前我们去公司后面的那家餐厅聚餐,刚入座,有个女同事说腰不好,问服务员有没有靠垫或者抱枕,服务员就赶紧去拿了,回来的时候拿了三个靠枕,说给我们在座的三个女生一人一个。这服务太好了,超出了期待,我们当时心里就特别感动。
2、前两天同事请客吃饭又去了这家餐厅,这次是在包间里面,刚上了几道菜时,我的筷子不小心掉地上了,我和邻座的同事就弯着腰去桌底下捡,这时服务员推门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然后让她帮我新换了一双筷子。
等到我们吃的差不多的时候,玩游戏,男生输了喝酒,女生输了喝水,桌上的柠檬水倒几杯就没了,每次快没水的时候,服务员主动推门进来说帮我们加水,平均每隔5分钟左右她就会进来帮我们加水,起码给我们添加了8-10次水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我们除了要加菜的时候喊过服务员,剩下需要帮助的时候她都是主动出现。
出门去洗手间的时候,她在门口主动告诉我洗手间直走右转,我看了下她应该不止服务我们这一桌,可是我们每次有需求的时候她都能主动出现。让我记住了这家餐厅的服务很好。
因为今天的作业让我想起来了这家餐厅的细节,我觉得这里的服务员第一次给我的感受是超出期待,第二次是敏锐的观察能力,服务行业很多地方都是通用的,做社群服务的时候需要的也是这种敏锐的观察能力,虽然运营官不需要陪着学员学习和聊天,但是要一直注意到社群里的动态,时刻监控,该出现的时候马上出现。
3、我以前是做售后服务的,接待很多来报修的用户,也有很多用户不太了解我们的流程,但是也一直配合我们的各种要求,比如需要描述机器出现的状况,什么时候购买的,什么时候坏的等等,都是我们问一句顾客答一句,后面的快递取件流程和维修返货流程,因为还没有涉及到,好多用户一时也没有想起来,总是后续想起来问了就二次来咨询,增加了我们沟通的成本,后来我们就主动告知用户,把还未涉及到的流程全部写好在登记完报修信息后发给他,因为字太多,信息稍微有点长,用户就没有看,还是有二次来询问和沟通的,我们又改了话术,在对话快结束的时候一句一句的发给他,大部分用户都会看到,并且对整个服务过程特别满意,主动要给我们评价的,发微博和朋友圈感谢的,甚至打电话给我们400的客服表扬,还有的在我们问卷调查里写了几百字的表扬信。
做服务和运营是一样的,要想满意度高就需要做好服务的细节,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还能为对方减轻哪些顾虑和烦恼。
二、如何激活社群?
昨天才知道我们公司有一个通过社群销售带来的售后群,有30多个客户在这个小群里,但是群里没有互动,估计沉寂了好多天,领导让另一个同事激活这个群,同事特别烦恼,不知道咋办,找我给她提建议,我刚好把昨天现学现卖的教给她了。
群里面大多都是宝妈,全部是我们的用户,消费的是中高端产品,领导想激活的目的应该是刺激二次消费,转介绍,拉新用户。
我给她写的建议:
1、先把群里面的用户全部加好友,因为人数不多,建议一对一沟通私聊近况。
2、搞清楚群里的宝妈需求,我同事自己也是宝妈,跟宝妈沟通孩子的话题应该不在话下。
3、从一对一的沟通中找到话题,拿到群里去聊。
4、从客户的朋友圈中发现问题拿到群里去聊。
5、群里的自己人太少了,只有三个自己人,还都不说话的,我们领导职位高,信任度高,可以多让领导先发言带动话题(领导是奶爸)
6、发红包,激活聊天氛围。
7、鼓励晒娃,送福利。
8、鼓励用户彼此链接,找到话题点,成为朋友。
9、遇到合适的机会,引导线下见面。
10、遇到有意思好玩的东西丢群里讨论。
三、如何面对竞争对手?
我们7月16号在京东上线了一款新产品,第二天就出现了一个大差评,分析了一下评价的内容,特别像是竞争对手过来捣乱的,他提出的问题几乎都不符合实际情况,对产品不满意也不退货或者换货,我们看到评价的第一时间就电话联系他了,接通电话一听自报家门就挂断,再打不接,发短信也不回复,等到下班又打了电话还是拒接。通过手机添加微信被拒,正常的客户遇到不满意大多数都会尝试跟商家沟通,让自己的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在平台上遇到这样的竞争对手真的是束手无策,我们只能通过评价解释去处理,就显得很被动,平台也无法判定这个是恶意用户,锅只能商家自己背。
如果是在社群里遇到竞争对手要先冷静观察,
如果是默默来观察和学习的,运营官也要默默的观察他,一定要盯紧了。
一旦发现有捣乱的迹象就马上踢出去,把苗头从小就掐死。
一进来就诋毁和闹事的,不要跟他争论,直接踢。
运营官不管多忙都要注意到群里的动态,不能疏忽,一旦发生社群危机,响应和处理的时间越短越好,越拖越坏事。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