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就是性格方面要互相欣赏,至少也要理解,否则不管多优秀都会走向破裂。
但是,当你无法选择你所面对的人时,你该怎么办?
比如你的爸爸妈妈,你的婆婆,你的丈夫妻子……
大部分人的行为应该都是选择逃避。
比如你的妈妈脾气性格很差,总是一副别人欠她的样子,成天动不动就是发火,没文化,常常语出伤人。
经常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也是十分的脑火。
但那是自己的妈,做孩子的也不能去做一些不孝的事吧。
所以成人会选择搬走,不见面,眼不看心不乱。
小孩将门反锁,不去听,不去看。
那么问题来了,问题解决了吗?
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吧。
你仍然要面对这样的妈,等这时,你又要如何处理这脾气性格的问题呢?
你还是会像过去一样生气。
那好,我不逃避,我忍着,我包容她的性格,如何?
要知道,孝子也是人,既然是人,都会有忍耐的极限。
说忍?真正能一直忍着的又有几个呢?
讲实在一点,忍到最后还不是逃避,脾气大的一爆发还要吵上一架。
这时就教你一招:改变自己!
有一句话叫:与其外求,不如内求。
什么意思呢?
外求就是叫别人改变,从而达到自己心中的形象。
内求就是改变自己,比如行为,看法,以达到别人心中的形象或让自己不再为事所动。
妈妈发脾气是自己被她所看不惯,那既然不能让她去接受这样的我,就把自己改变成她看的惯的样子。
这样你就不会因被骂而恼火,然而成了妈妈心中的懂事能干。
或是打开自己的内心:妈妈就是这样的性子,我要谅解她,她也是为我好。
这样你就不会因为忍着而憋得心里不舒服,心中反而多了一种幸福,那是母亲。
是不是突然觉得很有道理?
如果说这种事情不常见,没有那么多如此不近人情的妈妈,那么还要一种关系叫:婆媳关系。
想必这是个痛点吧,因为我妈妈,奶奶就关系不好。
而重点就是奶奶看不惯妈妈,十分爱挑刺,看妈妈什么都不顺眼。
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爸爸的原因,根本不是电视剧中的:你抢了我的儿子,我和你势不两立!
而是奶奶看不惯妈妈的生活方式。
因为奶奶本就是典型的过去穷怕了的村妇女。生活过得很是节俭。
而妈妈从我记事起就在城市生活,过日子也不乏不拘小节。
这本就是婆媳,更是因为生活方式的天上地下,所有每天都能听到奶奶的责怪声。
而妈妈的脾气是好的不能再好,可以说好的令人佩服,似是圣人般,完事万物都要感恩,明明是自己被无辜责怪却还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这也是为什么妈妈始终还和爸爸在一起的原因。
换句话说,如果我妈是有点脾气的人,那即使和爸爸相爱却也要为家庭所爆发,以致过不下去。
妈妈经常和我说,她不怪奶奶,她包容奶奶的性格。
她知道奶奶对她还是很好的(不得不说,奶奶说是要说妈妈,但摸着良心说,在生活,吃饭方面,奶奶一向从来不缺。)。
而有这份心在,心中有爱,妈妈一直没有生气过。
这就是妈妈教我的: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家中如是,工作,生活又何尝不是这个理呢?
人生长路漫漫,身边每一个人都有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因去感恩而不是厌恶。
万事以和为贵,这带给生活中的将是美好的光明。
在此祝每一个人都能运用此法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