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后的我是什么样子?十年之后的我是什么样子?二十年之后的我是什么样子?
我不知道,我可能完全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以知道的,知道自己的年龄一定会增加,一定会衰老,若是自己一直这样不进步,这样行尸走肉一样地活着,到那个时候自己也一定好不到哪儿去,应该是一样的贫穷,一样的无聊,没有什么进步,反正不是自己如意的那样,不是自己所希望的那样。
人啊,什么样的人,某种程度上,都是演的,演久了其实也就成了那样的人,你能演一辈子的热爱学习的人,你就是学者;你能演一辈子好人,你就是好人;你能演成什么样,你就是什么样的人。每个人小时候都是那么的不堪,回头看,都做过很多错事,都有难以启齿的尴尬的事儿,但是呢,后面一步步去进步,不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演化吗?一切的内在的东西终究会体现出来的,不可能完全没有影响的,体现出来的就会影响全世界,就是在改变世界呢,不是吗?!
嗯,上一段是在昨天没写完的一段中加进来的,反正就是每天三千字嘛。要推测自己未来的样子,不是简单的想象,还有逻辑推理,逻辑推理也是一种不变的力量,在未来它也会成立,但是不符合现实的或者毫无根据的想象就没有什么现实的意义了,在未来它不大可能会出现,也许一切就不一样了。在学校真的很容易就误以为在学校的上学就是全世界,好像就没有其他的了,其实不是的,可能是上学占据了大量的精力,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上学之外的事情,所以很难有更全面的认识,对这个世界,什么都是以学校的经历去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没办法嘛,上学花了十几年啊,十几年的烙印不是说变就能变的,不管好的坏的,总是有很大成分的深深的烙印,非常不容易抹掉,而且抹掉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坏的啊。阅读李笑来的文章,的确蛮有道理的,像小时候的激情啊,好奇心啊,基本上是天然有的,后来都有意无意被磨灭了,被磨灭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是跟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有关系。想起来小时候,那基本上是天然喜欢玩游戏,喜欢游泳,喜欢亲近大自然,爬山爬树看山看水钓鱼等等等等,同伴之间的玩耍(下五子棋,打珠珠,躲猫猫等等),还有同伴之间的协作,玩游戏也是需要协作的,什么种树,野炊,哪些去打水,哪些炒菜……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输赢论啊,好像都很开心很幸福很快乐的样子,而不是像现在动不动就觉得累,觉得辛苦,觉得抱怨等等。而在家庭环境里,玩个游戏,大人动不动就指责你:“一天到黑就玩游戏,不看书吗?要是你读书有玩游戏这么专心撒,那就考清华大学了哦,不准玩了,你看看别人怎么怎么样,你看看你怎么样,玩游戏眼睛会近视的”,但是,我哪里一天到黑就只知道玩游戏了啊?玩游戏跟看书矛盾吗?无论读书还是玩耍,难道不都该专心吗,玩耍不专心,你认为学习就能一下子说专心就专心吗,有句话叫痛痛快快地玩耍,认认真真地学习。看个电视,大人也动不动就说:“看成电视大王了,二回毕业了,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等等”,但是,看电视真的是你以为的那样嘛?谁说我毕业了就要一天看电视了,现在真毕业了,才发现电视节目,电视剧太多的垃圾了,让我看我都不想多看一分钟的地步。和同学去玩,这么晚了,你去干什么,不要和同学玩,少去玩,有同学来喊去玩,我想去得很,结果家人还有意阻拦,但是在亲戚家呢,你玩少了,家人就说,叫你去玩你都不去,不礼貌什么的所谓批判……家人一般是年纪大的说年纪小的,好像天然可以随意指责,大人就从来不用接受批评一样,一切的争议,都是“为你好”,太多的小孩子这句“为你好”的旗帜下被害得太多了,对人生的侵害,是大多数双方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但一定是存在的,而且影响后来的一生的习惯,性格,以及认知模式。
家人说什么,其实有一点是基本上确定的,基本上从来都是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有时候不是问题的问题,不算事儿的事儿都能说半天,非得让小孩子处于下风,他们才甘心似的,但是他们几乎从不反省自己,几乎从不承认自己的不好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作为人,总是会犯错的,但是在他们眼里,他们好像从来没有犯过错一样,从来都是小孩子的错,几乎从来都是在小孩子身上找毛病教训之,常常想要“控制”小孩,太过于关注孩子,矫枉过正,导致孩子的自由空间大大被缩小。大多数家庭就是如此的,只有少数家庭是另外的样子的存在,他们深深知道什么是言传身教,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是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并践行之,虽然也一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出现,但是在对待错误的态度是有巨大差别的,对待正确的态度上也是有巨大差别的,最终造就每个家庭的巨大差别,也有意无意影响着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