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花吐艳、柔水东流?
因为,春季到了。
------题记
一、要自由的皇帝
正德皇帝要为人的自由和乐趣,他利用身为皇帝的职务之便,尝试各种人生角色、体验各种乐趣,其中包括冒全体臣僚之大不韪。
登基两年之后,在紫禁城外兴建住宅,名曰“豹房”,中有猎房、精舍和俱乐部,从此便与宦官、倡优、喇嘛以及异域术士等有趣的人士日日优游其间,他先后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镇国公、太师,设身处地的体验文臣武将的角色乐趣。
相形之下,万历皇帝要靠谱的多稳重的多,他为人平和,不像正德那样我行我素、特立独行,他只要一样———爱的权利和自由,爱郑贵妃和他俩的儿子朱常洛,要立身为皇三子的常洛为太子,朝臣以“废长立幼、国之不祥”为武器极力反对,最终万历皇帝无奈只得妥协,但是,万历皇帝对朝臣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就此拉开序幕,整个帝国主要是靠臣民长久以来形成的惯性而运转,皇帝对国家大事的参与度已经非常有限。
二、不要命的臣子
明朝的臣子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与皇帝形成权力机构中的两极,皇帝的决定,若得不到大多数朝臣的支持,就无法通过;反之亦然。
他们的勇气来自信仰,祖宗基业天下苍生就是他们的信仰,这些人不怕丢官、不怕流放充军、不怕流血牺牲,民间有谚云:不怕横的不怕宁的就怕不要命的。遇到这样的,您说皇帝有啥办法,总不能把人都杀了吧!
他们的智慧来自他们的学识,朝臣大多是通过科举考试层层选拔上来的,大多是读书人中的出类拔萃者,读书是干嘛的?就是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
三、不早不晚,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朝,皇帝名为九五至尊,实为权力有限自由更有限义务甚多约束更多,他们要为人的快乐和自由,自由,自由;臣子呢,党同伐异、以退为进、釜底抽薪、韬光养晦各种阴谋阳谋样样精通,读书人有信仰、有勇气、有智慧、不怕死,这很正常,没什么可怕的,但是一大群读书人都如此,前仆后继,成为一股洪流,这就不寻常了,这种情况分明就是一种群体性的生命意志的觉醒和释放。
皇帝是人,大臣也是人,大家都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如果各自的需求之间有冲突了,就会产生博弈,博弈的结果是要么有一方妥协,要么双方僵持,万历和朝臣属于前者。
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是:人的心智开化已经至此,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