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I 樊登讲书《我有点儿胆怯,但想和你好好说话》

一本写给内向者的沟通指南

言行可以自己选择的,静心深呼吸控制自己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爱学习。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过错。只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听到谁爱好学习的了。

学大象形象-耳朵大,嘴巴不明显

善于倾听


用言语治愈彼此,让爱在沟通中流动

为什么我们害怕沟通

自动思维

沟通失败往往不是因为性格,而是因为想法

自动思维的6种表达方式:

判断、指责、强迫或威胁、比较、视为理所应当、自我合理化

(影响情绪,影响行为)


认知歪曲

自动思维源于认知歪曲

11种歪曲的认知方式:

以偏概全、极端思维、过度泛化、预测未来、过分夸大或过分贬低、情感推理、"应该"思维、贴标签、个人化的归因、灾难化、读心术


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会对人际关系和沟通产生关键影响

常见的核心信念:

被抛弃(容易受伤,玻璃心)、不信任(不稳定)、自怨自艾(无法满足)、缺陷感(自卑)、社会孤立感(难以融入)、依赖(恐惧不安)、脆弱(焦虑)、挫败感(自责)、

消极心态(悲观)、优越感(自私)、屈服(委屈自己)、情感抑制(不表达)、

严苛的标准、惩罚感(责怪他人)




如何洞察彼此的内心

想法并非现实

事实和判断是完全不同的

理解情绪,不要按情绪行动

对于情绪需要接纳调节(理解情绪背后的核心诉求

核心诉求与价值

情绪背后有宝石般的诉求满足诉求的责任在于自身诉求不会引发矛盾和争吵

核心诉求:沟通

请求!不是强迫

接受被拒绝

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我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观察)

刚刚我内心的感受如何?(情绪感受)

对我而言,什么是重要的?(核心诉求)

我准备好说出自己的诉求了吗?(说出核心诉求)

如何倾听与自我保护

共情式倾听(完全用心倾听)

把对方当成未知的宇宙,抱有一颗好奇心理解“难听”的话

(倾听最重要的解决问题)

(保持安静,放下自己的想法,倾听对方的表达。)

理解是按照对方所想来翻译他的话

难听的话是请求的另一种形式应对恶评的明智之举

分清他人的表达和自己的解读不要执着于想法,要抓住核心诉求

——————理论准备



如何应对三种沟通困境

请求

向他人提出请求时,要在开口之前就想清楚(核心诉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3类请求:反馈式请求(能不能给我反馈)、意见式请求(想听听你的意见)、行动式请求请求的方式(计划怎么做)

明确:尊重和谦逊的态度



聚焦于核心诉求,而不是手段或方式

采用具体的表达,而不是含糊其辞使用

积极的词汇,而不是负面的词汇

考虑可行性,而不是只提些利己的要求

用疑问句结尾,留给他人拒绝的余地,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强迫他人做某事



发火

控制怒火的7个认知阶段

回想发火的瞬间

回想当时有什么冲动的言行

回想当时涌现出的自动思维

回想身体出现了什么反应

回想当时的心情如何

回想自己当时的核心诉求

回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当时的诉求

(此刻对我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道歉(真挚的道歉)

感到抱歉时内心的两种悲伤情绪

自我合理化与辩解

厌恶、憎恨自己

(记录自我批评的声音,做自我谅解)



如何道歉

把让我们感到后悔的言行用观察的方式描述出来

思考自己的言行对他人造成了什么影响

坦露自己的内心和情绪

表达出自己想要改正的决心,或询问他人的诉求

(说事-认知这个事对对方的影响-这个事情的内心和情绪-做出改正承诺)



如何解决沟通中的矛盾

理解拒绝(拒绝是这件事,不是这个人)

拒绝是双方交换真心的机会如何拒绝他人

表示自己理解对方的诉求(你说的这件事很重要,我非常理解)

帮助对方理解我自己的诉求(表达自己的核心诉求)

向对方提出其他的解决办法(达成共识的方法,尊重双方共识的方法,或让对方商量解决办法)

请对方也思考解决方法当被“道德绑架”时,请直接拒绝(保持尊重,关注对方和自己的核心诉求)

面对被拒绝

区分人和事请理解对方的核心诉求



调解矛盾

如何调解矛盾

请在双方的相互指责中找出蕴含的情绪和诉求(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要什么,说出感受)

请引导双方按照听到的内容,重复对方的情绪和诉求(注意力放在对方的情绪和诉求上)

为了满足双方的诉求,需要相互有所作为(讨论该怎么做)



表达谢意

我们都拥有给他人带来幸福的超能力(分清诉求和欲望的差异)

感动的原因:情感

表达诉求是感激的点

(用所见所闻描述这件事-清楚描述对方怎么满足自己的诉求-说明这件事的意义-询问对方感受)

自我认可的能力——说出感谢的话



如何感谢他人

请尝试用所见所闻描述想要感激对方的事

请清楚地描述对方是如何满足我们的诉求的

请向对方说明这件事的意义请

询问对方听了自己的话后是什么心情



连接的楼梯

学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意识·无技巧(毫无感觉,不会)

第二阶段:有意识·无技巧(我学会了,不会)

第三阶段:有意识·有技巧(新工具的状态,按套路)

第四阶段:无意识.有技巧(工具,技巧已经内化,偶方法论和工具,不再成为意识)



你的情绪需要被理解!而不是由情绪掌控你的生活。

我们需要发掘自己和他人对话中的核心诉求!而不是看到对方的恶意和不礼貌。

同时也要理解自己给别人的善言善语!而改善我们说话的方式。

才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好!收获更好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