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的班级,是一个竞赛班。
除了日常的基本学习任务之外,还有繁重的竞赛任务。
很多人以为,在我们班,没有下课没有双休。每天最基本的活动是学习,休闲放松的方式是换一科继续学习,每天能看见凌晨四点半的城市还是因为学习。无论何时,手中的笔都不会停,大脑的运转都不会减慢。
然而在我们班取得优异竞赛成绩的背后,这些被“广为流传”的画面并不存在。
上课不听是有的。作业不写是有的。下课侃天侃地侃空气是有的。种种外人觉得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班的情况都是有的。
不可思议吗?
不然。
上课不听者,这堂课的内容已经全部消化完毕,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事;作业不写者已然将这部分的知识点掌握透彻,大可以不必耗费时间做重复的工作;侃天侃地者借此机会拓展知识面,激发更多的兴趣点,是自己更加充实……
我们班的一众大神,花着比别人少的时间,过着比别人自由的生活,学着比别人多的东西。归根结底得益于两个字:高效。
他们致胜的法宝,便是高效的努力。
当今社会,运转的节奏飞快。能够在相同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便是快人一步强人一等的方式。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固守着“努力的时间越长收获越大”这样一种想法。这种想法放在当下,已然不适用。
因为在这个数字构成的社会,每一个数字时间的跳动都与最基本的物质挂钩。在一件事上所用的努力时间越长,那么占用时间总数的比例就越大,相对的,留给剩余事务的比例就越小。若是一个人做所有事都要耗费极长的时间,那么在有限的时间总量里,能做的事就会变得异常之少。最后算下来,于他而言,是极大的损失。因为他失去了尝试更多事务的机会,失去了走的更远的机会,失去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
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少不了你一秒钟也绝不会多给你一秒钟。生命有限可是需要做的事却是无限。高效的努力,是让有限生命取得最大效益的利器。
将课本摊在桌上一个小时只翻动了一页真的是在认真学习吗?将一门网课反反复复听了几十遍真的是在努力吗?一本书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还是说不出个一星半点的内容真的有用吗?这些看上去的“十分努力”,真的值得吗?
“高效的努力”是一种可贵的意识。重复而无用的、低效而不值得的努力,应该被回避。
尤其是在这个,没有效率,就失了竞争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