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我有很多假装的疯狂
原创2022-01-02 23:09·文渊阁書話
许知远的为大众所知,并非因为他的光辉灿烂的形象,相反,大众被激怒了,他们看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主持人形象,在节目中,他抽烟,穿着拖鞋,似乎永远不洗的头凌乱不堪。他一边吃,一边喝,一边和嘉宾谈话。
更糟糕的是,李诞问许知远:他最理想的死法是怎样的?
许知远说:死在女人身上。(李诞连连摆手:不能这样说,这赚不到钱。)
面对自己的女神俞飞鸿,一向妙语连珠的许知远,居然变得木讷寡言,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反复说着:你真美。
观众们毫不犹豫地给许知远贴上标签:一个中年猥琐油腻男。
但是,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许知远,无情地坦露自己内心的许知远,至少,比那些衣冠楚楚以正人君子示人的伪道士们好一些。
许知远,据说上了一次吐槽大会,就把这个节目提升了一个档次。
他把鲁迅的“我的窗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带进了吐槽大会,顺带也讽刺了该节目文化层次低俗的一面,他还建议薇娅在直播卖自己写的《梁启超》,并且嘲讽道连梁启超本人也拿不到这样的价格。
我不知道,李诞听到这种评论,对于邀请许知远,是感到庆幸,还是后悔?
许知远近来出镜的机会多起来,本来他是一个躲在幕后的思考者,现在他来到台前,也许是契合新媒体的潮流和趋势,只有出镜,才能获取流量,才能变现。然而,他是缺少流量的人吗,他需要吗?他虽然是小众的,但已经有了不俗的影响力。
也许是他有意为之。
他自己说过,他摆脱不了一种内在的虚荣,一种被承认的虚荣,也许所有人都有这个毛病。
在《十三邀》中,嘉宾陈传兴(台湾导演、语言学博士)直言不讳,直接敲击许知远的内心:
(你)“不是非常理性。”
“是非常虚伪,以为自己是理性的人。”
许知远显得有些尴尬,他说:
“可能吧。”
“我有很多假装的疯狂。”
陈传兴毫不客气:“没有,你是在扮演疯狂。”
许知远写了很多的文字,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他评论当年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人榜: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他去美国,去英国,接触不同的民族、接触不同的群体。
他试图寻找一种视角。
他大量阅读西方的著作。
他常常带在身边的,便有一本英文字典。
他的文章里频频出现我们感到陌生的西方学者的名字。
他试图在中西方的冲撞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
他试图去解释这个世界,以不同的角度,比如,以西方的理论与视角看中国。
他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插,试图寻找一个契合点。
他试图形成自己的体系。
他曾经欣赏过李敖,孔庆东。
他也和典型的美国知识分子加尔布雷斯、希勒进行交流。
显然,他会很痛苦,世界的复杂程度,不是切换几种语言就可以做到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90后的代表人物李诞,比他通透,他在节目中劝导这位试图仿效普罗米修斯的盗火者,不要那么执著,不需要崇高、深刻、分析来伪装自己,该怎么活就怎么活,不要那么死心眼,要想赚钱,就不要太认真。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
许知远,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一个假装疯狂的人,越是思考的人,便越痛苦,便越要接受现实的煎熬。
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就是那个可怜的,唱挽歌的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