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学《论语》1.9
宜山一中 薛思雪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学语】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先祖,形成了这样的风气,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敦厚朴实了。”
【论思品悟】对生命的无尽敬畏,对先灵的虔诚追念,这是儒家的天人之道。在一定意义上说,慎终,也可以理解为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追远,就是追念先祖们留下的美德。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弟子规》倡导“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判断一个人可不可交,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标准就是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没有,他眼里和心里还能容得下别人吗?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为好!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这一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曾子希望统治者要慎终追远,为老百姓做出表率;这样,老百姓的道德品质就愈发淳厚,易于统治。中国人宗教信仰淡薄,不怎么信神,因而就格外注重对先祖的崇拜。对精神的寄托,人生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孝顺父母和遵循祖训。在儒家看来,丧礼和祭祀是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可以寄托和培养子女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而儒家虽然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左传》也说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这上面,统治者要做出表率,对先王的葬礼要隆重其事,对列祖列宗要虔诚祭祀,才能让老百姓也如此行事。
应该说,中国过去王朝的统治者在“慎终追远”上做得不错,有过之而无不及。民间老百姓的丧葬也不示弱。办个丧事,往往是乡里大事,亲朋好友不说,方园几十里的乡里乡亲也会来凑热闹。设灵堂,搭棚子,守夜、做法事,送葬等套路多多。可如今让人痛心的是,我们的民间丧葬仪式有点异化了,甚至有点病态。敲锣打鼓,莺歌燕舞,彩旗队、腰鼓队、铜乐队,加之浩浩荡荡的车队,有些人甚至摆起麻将方阵,喝酒划拳,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仿佛不是先人离世的白事,而是结婚大红喜事,让人哭笑不得不得,喟叹不已。与其说是在祭奠先人,不如说是其在炫耀自己的财富;其实这是对先人的最大不敬,也是对神灵的亵渎。孔子说过“礼与其奢也宁俭”,在丧葬祭祀上,古往今来,统治者与老百姓都过于铺张与大张其鼓了,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戒,礼之用,要合乎其道也,慎乎,慎乎!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七年七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