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思考的窑洞》
这普通的窑洞里曾住过一位伟大的人,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地生产了出来。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斗争的心脏,是艰苦岁月的代名词。这窑洞首先是一个指挥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这里运筹帷幄,绝胜千里。延安的这些窑洞真不愧为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这些窑洞确实是毛泽东和他战友修炼真功的地方。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槐树》
一棵茂盛的古树用他的枝丫轻轻地拖着一颗未爆的炸弹,他还和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也是一颗参天大树。一走进大树我就为之一震动,肃然起敬。它盘龙卧虎、遮天盖地。树干直径约有4米,树的一半曾遭雷劈,外皮炸裂,木质外露,如巨人向天狂呼疾喊,声若奔雷。而就在炸裂开来的树身上又生长出了新的躯干,直将毛泽东住的后半个房子,盖了个严实。
那天,空中扔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被卡在古树的树缝中,没有爆炸。毛泽东戎马一生,不知几遇危难,总能化险为夷。历史的脚步已走过八十年,这颗老樟树依然伫立在那里,像一个和蔼的老人正俯瞰大地,似有所言。它怀里一直轻轻的抱着那颗炸弹,这是一把现代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告诫我们革命时要敢于牺牲、临危不乱,掌权后要忧心为政,如履薄冰。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
在离毛泽东故居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毛泽东图书馆。这里只收三类书,一是毛泽东写的书,二是毛泽东看过和点评过的书,三是写毛泽东的书。毛泽东的一生酷爱读书,也许是一种巧合,他在中南海办公的地方就叫菊香书屋。读书是毛泽东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他直到去世前七个小时还在阅读,毛泽东去世后,从菊香书屋中清理出九万多册书。一个伟人就这样走过了一条读书之路,八十年的读书、思考、奋斗造就了一个伟人,而八十年的血与火,功与过又全部留在他的书里,藏在山坡上的这座图书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