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火的时候,正在上高中,实在没有时间去收看这门含金量颇高的作品。时隔多年,重新来看,虽然有些内容经过时间的发酵,成了当下的常识,但在十几年前,这都是难得的严肃史料。
看完整部《易中天品三国》,我对易中天的“三重历史”的观点十分认同: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一个是真实、一个是虚实、一个是意识。真实的历史其实很难去获得,毕竟胜者为王,历史都是赢家的春秋笔法。我们只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资料去细细查找真正的历史。而虚实结合的文学作品则是我们的主攻内容,史书也好、演义也罢,都是不同时期、不同阵营、不同地位、不同人士书写的。这其中当然会有目的,有选择,甚至有代入;但也正因如此,这些虚虚实实的作品才格外让我们心潮澎湃。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历史已经成为了三重历史的合影:真正的历史诞生了虚实的作品,又和作品交相呼应,成为了我们心中最希望见到的那个形象——民间形象,这个形象真实与否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形象面前,内心深处在期待、认同、践行着。
《易中天品三国》
(历史/【中国】易中天/2006)
简介:作为央视CCTV-10频道历史演播类节目,《百家讲坛》系列之一,内容考究、讲解风趣。主讲人易中天,还原真实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大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