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来的,它全面地描述了一个人的个体素质要素。
也就是说,你跟一个岗位是不是匹配、匹配程度如何、市场薪资值多少,都是这个模型可以解释的,几乎所有大公司都会用它来进行人才招聘和培养。
第一部分,知识和技能
冰山模型从上到下有很多要素,最上面的要素是知识和技能。
知识,就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比如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等等。
包括我们现在学习的冰山模型,也属于知识。这跟你大学所学的专业、常看的书、从事的工作、甚至业余爱好都有关系。
技能是指你所具备的某项专门技术,比如骑自行车、编程、使用Excel等等。
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也是非常显性,容易看出来的。所以,我们称为冰山上的部分。
知识技能跟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工作中有很多陌生的内容,觉得每天都信息量很大、来不及接收,感到慌乱和焦虑,很可能就是你的知识技能跟岗位不匹配。
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知识和技能比较容易补齐,上上课、看看书、跟资深同事学,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提升。
第二部分,能力
冰山模型中间的要素是能力,或叫通用能力,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相对知识和技能来说,能力高低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比如,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到底如何,很难用一个证书、几道题目来考察,而需要看他在处理很多问题时候的行为。
能力跟知识技能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和技能属于特定领域,而能力则更多是通用领域的。
比如,知识会分财务、人力资源、金融等等,但是“创新”这样的能力,是适用于任何领域的,一旦掌握,是能够迁移的。
那么,如果能力不匹配,在工作中会如何呢?
工作效率、沟通效率较低,面对复杂的问题无从下手,缺乏成就感,力不从心。
能力的培养周期相对长一些,一般要几个月时间,我们后面几节会讲方法。
第三部分,价值观、性格、动机
冰山模型最底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这些要素在成年之后很难被改变,它们会受基因、家庭教育、童年经历等等的影响。
简单介绍一下各个要素:
价值观是你判断事物的标准,比如说,当你在择业的时候,自由和稳定产生了冲突,你选择哪个、放弃哪个;在事业和家庭产生冲突的时候,你怎么处理,等等。
如果你在工作中经常陷入矛盾和纠结,对所做的事情很难发自内心地认同,很可能就是价值观上不匹配。
比如你做自媒体,公司为了赚钱让你写一些低俗内容,但你觉得那对用户没有价值。
性格特质则是个人的行为偏好,比如,你是偏内向还是外向,更关注宏观还是细节,等等。
如果你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好像工作量没有很大,但却觉得心累,很有可能是性格不匹配。
比如,你是内向性格的人,是从独处中获得能量,但你做了一份每天都要不断跟陌生人沟通的工作。
至于动机,其实动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麦克利兰的理论,分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亲和动机。
成就动机的人,喜欢挑战;权力动机的人,希望影响他人;而亲和动机的人,希望维持更好的团队关系。
如果你感觉自己没有动力,做事提不起劲儿来,那很可能就是现在的工作跟你的动机不匹配,比如你明明是成就感动机,喜欢一定挑战,但你的工作却高度重复。
作者简介:林小小猫,18天高效阅读联合创始人,我手写我心,靠近我,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