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蓬蓬宝贝不在家,去了从小一起读经典长大的好朋友家,两个人相互串门,感情很深厚。两个人在一起玩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在各看各的书。蓬蓬宝贝看散文书比较多,还有曹文轩的。阅读的孩子,心会比较静。
这就是读经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都特别喜欢看书。爱阅读的孩子,内心特别安静,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小姨家的孩子在学钢琴的过程中遇到瓶颈,通过吃素读经典克服困难。
钢琴家郎朗从小父亲陪着练琴,当时的差别在于台上抒发的情感。朗朗曾经说过,大师级别的钢琴演奏者与普通演奏者的区别就在于大师上台的时候仍然能用生命来演奏出精彩的乐曲。
上台后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情怀,能同频的比较少,当你把生命和你喜欢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那种状态就是最高结界,是无人能比的。
所有的生命就和自己要做的事情融合在一起了。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了解到世界,比如说读经典。蓬蓬和她的好朋友一起聊的内容都是积极的。读了什么经典,看了什么书。
加州旅馆这首歌是当时作家在那个特定时刻创作出来的。包括《兰亭序》也是如此,现在已经很难再有同样的作品了。
孩子跟小区小朋友一起玩回来后开始会玩小游戏,过一段时间后他就不喜欢和她们一起玩了,还是喜欢和读经典的孩子一起玩。
蓬蓬身上有很多优秀的生活习惯,比如说爱帮助别人,帮助同学。很多孩子,是不愿意去帮助别人的,但是蓬蓬是很愿意去帮助的,虽然有时候也会收影响,比如说同桌特别贪玩好动,不好好上课,爱说话,但子栋老师对蓬蓬说,那可以上课时不理他,下课后再和他解释为什么上课时不理他。
自己家在侄女特别优秀,放弃了其他学业,专攻钢琴,当年同时被国际四大名校录取。自家大嫂钢琴也非常不错。侄女在外国求学的老师就是李云迪的同学。不少优秀钢琴家的成功都离不开好的习惯,离不开家长或师长的陪伴。譬如郎朗,从小就是父亲陪着练琴。
蓬蓬宝贝身上优秀的地方很多,考什么大学,子栋老师不用担心,优秀的人放在哪里都是优秀的。做什么事都能把事情做好的。
优秀的孩子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优秀,做什么都能做好,这跟孩子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
因为喜欢帮助别人,她的同桌换得最多。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不管以后她考什么我都不会担心,她有这种好习惯,以后考大学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蓬蓬一岁八个月就会跟着读经典。
要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好的生活习惯是从家庭中培养出来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生活习惯都是从家庭中养成的。父母是关键。
蓬蓬之所以优秀,因为从一岁八个月就开始读经典。一开始跟着读《三字经》,长一点的诗句,就跟读最后一个字,比如“床前明月光”就跟读一个“光”。
父母能否在孩子六七岁的时候为孩子建立起家国情怀,是至关重要的。
从小让孩子喜欢阅读的习惯,就是家长也要喜欢阅读。
大器晚成,男孩子说话时会晚一些。最重要的时培养好的习惯,好习惯时从家庭中培养出来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生活习惯怎么培养?用嘴巴去培养是没有办法的,靠的事父母的身教。阅读习惯很重要,蓬蓬的阅读习惯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就是因为蓬妈自己一直在坚持阅读。
好的生活习惯,用嘴巴讲没用。比如很多家长知道阅读习惯很好,但是重点是怎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关键是家长要喜欢阅读。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都会在旁边看书,每晚睡觉前都各自拿一本书在看。
睡前爸爸妈妈都是在看书,无形中就给蓬蓬小时候养成阅读习惯。这都是行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孩子的思维是开放的,你想种什么得什么。
三岁之前你种的芝麻可能长出来的是参天大树,三岁至七岁之后种花得花,种豆得豆。
蓬蓬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是因为蓬妈自己一直在坚持阅读。我们家的床头从来不放日本漫画类配图类的书,我让蓬蓬从小看纯文字的书,不喜欢让她看绘本,因为孩子的思维是开放的,绘本上的图画会分散和限定孩子的思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给到孩子什么,孩子就收获什么。但是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七岁以后还是可以的,就是过程会相对困难。
有早起学习,就会有收获。是育心用户有系统读经收获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