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文章中,和大家聊到拖延症的表现。想要战胜拖延症,那我们就还得了解它形成的原因,以及战胜它的方法。
在我们的内心中是什么让我们的拖延症一再的发挥作用,让它一点一滴的给自己带来伤害。
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意志力,往往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我约束的毅力的人往往容易拖延。
懒散、颓废、觉得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人,特别喜欢找借口推脱。心理上不情愿,就会选择用拖延症来消极对抗。特备是当一件长期性的任务放在自己的面前时,意志力薄弱的人都很害怕,像减肥、护肤、晨跑、早起之类短期见效慢,得长久坚持才能看出效果的事情,会吓跑很多常立志的人。
原因之二就是不够自信,内心夸大工作难度,越想越怕;又或者盲目自信,错误预估完成工作的时间进度。
工作上遇到过挫折、不自信的人,容易对分配到的工作产生恐惧心理。越是恐惧,就越担心无法完成任务,然后由恐惧演化成逃避的心理,潜意识里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工作,于是一拖再拖。
原因之三就是做事不专注,容易被打岔,被无关紧要的其他事吸引注意力,主要任务没有完成。
爱拖延的人往往缺乏对于目标的专注,觉得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还不如随心所欲,走到哪儿算哪儿。 比如:原本打算完成任务A,做的过程中发现,B好像也还好,那也试试B吧。再做一会发现C也好像和任务有关系,结果事情越做越多,干了一堆杂事,主要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既然意志力、压力和自责不能解决问题,那么什么方法能解决拖延症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行动。而且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唯一办法。
我们可以把行动分成三个阶段,把每个阶段划分为不同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实现。
第一阶段的第一步就是把大目标化整为零。
把一个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第二步是准备。
把工作桌面上所有有诱惑的东西清除掉,只留下工作内容。例如把你的手机关机,放在一个不是很容易拿到的地方。然后在桌子上放一个便签,用于记下与当前内容不相干的想法。比如说突然想起来今天淘宝上有一个打折活动,先不要做,只是记下来,等你完成了当前的小任务之后再去干这件事情。
第三步就是行动。
只要行动了,不管干什么,都是好的。比如说,当你拿起笔之后,不知道该从何开始时,你可以找一项过渡活动,比如抄写歌词或者抄一段书。只要你行动起来,你就会发现新开始平静下来,焦虑也减弱了,于是你就慢慢进入工作状态了。
第四步就是奖励,也就是及时反馈。
我们是时时刻刻都在等待奖励的。当你做了一件事情之后,大脑处于疲倦状态,就需要点多巴胺来加点油。所以,每当你完成一个小目标的时候,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例如:吃个冰淇淋,看个2-3分钟的视频、或者让自己睡5分钟等等。
在很好的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后,你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需要你比第一阶段更加深入的行动。
第二阶段第一步,你要提前进行规划,而不是要等到最后一刻。
你每天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今天最需要完成的工作,越早做这个任务越好。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你的压力比较小,焦虑也比较少,大脑需要的多巴胺也比较少,你可以很快进入状态。而且越早完成任务,你就能越早做其他喜欢的事情。
第二步,当你有多个工作的时候,从最难的开始。
为什么最先干最难的事儿?这时候你的意志力最强,大脑需要的多巴胺最少。而且,一旦完成了对你而言最难的任务, 你心里会充满自豪感,这个自豪感会帮你补满意志力,送上多巴胺,让你能继续下去。
第三步,把完成任务作为一种仪式化的行为。
假如有一个非常喜欢的装饰品,当你工作的时候就把它放在桌子前面,工作结束就收起来。就像是心理学里的条件反射,就像巴普洛夫的狗听到了铃声就会自己动分泌唾液——当这个装饰品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会自动进入工作的状态。
第四步,破除完美主义。
最现实的办法是:你要先快速完成一个粗糙简陋的版本,然后不断地迭代更新。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完美,面对一项任务首先你要做的是完成它,而不是为了追求完美而一拖再拖。
当你很好的完成第二阶段那就准备好进入第三阶段,养成习惯。
举例来说,比如说睡觉前,无论再忙再困,你都会刷牙。你会觉得不刷牙,睡觉特别难受。 这就是你已经养成了习惯。 如果你把工作当作每天刷牙一样的习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习惯能减少意志力资源的消耗。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你的长期积累和坚持,还有一个高效的方法就是把新的习惯嫁接在已经形成的习惯上,从老的习惯里生长出新的习惯。
例如:你有一个每天锻炼30分钟的习惯,那么你就把要完成的工作嫁接到这个习惯上,在自己锻炼之前,必须做完1小时以上的工作。这样慢慢你锻炼的习惯就会迁移到这个新习惯上,于是你也就把工作习惯建立起来了。
无论是什么阶段,无论是什么步骤,最主要的还是你需要开始行动。不行动,你的拖延症是不会消失的。让我一起来用行动改变我们的拖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