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产品研发管理
授课老师:张夏男
时间:2017-12-13
课程回顾
边界情况:
一般指输入和输出的边界(有输入的地方,输入合法范围的最小值、最大值;输入刚好超过合法范围的数值,看是否会有异常)
比如一个输入框只能输入1~10的数字。那测试要从边界角度验证这个功能,就会尝试输入0和11
比如一个活动持续一周,那边界情况,测试就要考虑超过1周的情况。
一、初识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一)项目经理
原则:目标驱动、系统思维、风险意识、数据量化
(二)开发模式
1、瀑布式开发
瀑布开发模式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瀑布法是一个刚性的线性模型,其中包括顺序阶段(要求、设计、实施、验证、维护),其中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性很明确。而且在进入下一阶段之前,每个阶段目标必须100%的完成,但这种模式如果进行回溯修改时会比较麻烦。
2、敏捷式开发
通过迭代开发,关注互动沟通等方法来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减少在开发中的资源消耗。好处是通过早期发现和修复缺陷来提高开发的效率。
迭代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与其对应的还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等等。
核心理念:以简单有效的方式快速达成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响应外界的变化,做出调整。
二、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全流程
(一)需求阶段
1、需求准备
2、需求内审
3、需求评审会
解决思路
求同存异,学会挖掘背后
放过细节、从深往浅拉,核心讨论可行性,日后再说
适度休息,每个需求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听
控制时间,先快速过后续在讨论
提前找负责该模块的开发及领导沟通思路
会议总结,及时输出会议纪要;待讨论问题责任明确到人;会后跟踪,私下讨论
把会议拆分成两次会议
版本feature list评审——只叫leader,只讨论目的和可行性
需求详细方案评审——找负责项目的开发/测试讨论细节
(二)开发阶段
1、产品在研发阶段的定位
(1)了解&推进进度;确保发布时间(监督进度);站立晨会,周会
(2)解决问题,调整与优化需求文档,确保产品与预期一致,记得同步测试
(3)上下沟通,确保信息一致
2、开发时间评估
3、测试用例评审
4、开发阶段常见问题
5、产品体验与测试
6、体验与测试阶段问题
OOM问题:内存溢出
解决办法:
1、优化方案找开发
2、降低性能上的体验
3、如果是边外流程或者很深层次的地方,可以先发布
(三)发布阶段
1、灰测
版本稳定后怎么定义? 严重性bug不多,只剩下体验性质上的bug
少部分用户什么范围? 第一次灰测1%,第二次3-5%的用户;或者召集志愿者、群用户
BUG Review
2、产品验收
一周左右版本覆盖率达到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