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
表妹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克莱尔·麦克福尔的《摆渡人》,前段时间电影《摆渡人》时常出现在视力范围,她特别强调,是本治愈小说,而不是鸡汤睡前故事。看到封面的时候,印象里看过一个推荐书单,里面也有这本书,标签是“温暖”“治愈”;买回来后,书封标有“畅销欧美33个国家的心灵治愈小说”“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人性救赎之作”之类的广告词。
不知是对“治愈”和“救赎”的理解不同,还是我本已强硬冷漠,读罢并没有治愈的感觉,只是,故事是真的吸引我,并且让我的内心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化学反应。
关于摆渡人
迪伦的摆渡人叫崔斯坦,是个皮肤黝黑,身材健硕,鼻子上有一排雀斑,以及有一双钴蓝色的眼睛的大男孩儿,因为迪伦会信任这样的形象,所以他是这个样子,因为迪伦会喜欢崔斯坦这个名字,所以他就叫做崔斯坦。
摆渡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他总是被他的脚引领着,仿佛是命运使然。他说,“我从来就没有活过”。
如果说敢爱敢恨,会情绪波动,会犯错,会怜悯,既胆小懦弱又勇敢坚强,会执着所爱并努力追寻的迪伦是活生生的人,那么连自己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崔斯坦确实称不上人,然而,他却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安排,在遇见迪伦之前,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在返回的途中,迪伦紧抓着崔斯坦的手说,“我觉得自己之所以来到荒原上是因为命中注定。”因为返程的风景,和崔斯坦手牵手时的感觉,像极了她死前的美梦,那个看不清脸庞的让她心动的男孩子,大概就是崔斯坦的样子。
崔斯坦因为迪伦而慢慢地变化,因为一直不断重复这无聊的工作,他的内心变得冷漠无情,是迪伦的到来融化了这层冰,所以,非要说是谁摆渡了谁,更多的是迪伦摆渡了崔斯坦,并且让他成为了真正的人。
是的,最后崔斯坦和迪伦一起回到了人类的世界。
关于故事与结局
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女孩穿越荒原又回到现世的故事;也是个爱情故事,迪伦和崔斯坦突破种种障碍终于在一起的爱情故事。关于救赎,除了迪伦唤回了我觉得并不怎么冷漠的崔斯坦的爱之外,我想不到其他的救赎行为。至于治愈……
我觉得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和《千与千寻》很像,女主角到了另一个世界,遇到了男主角,经历了一些苦难,然后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只是不同的是,《千与千寻》中的男主角没能跟千寻一起到千寻的世界,而崔斯坦却来到了迪伦的世界。其实,我更喜欢《千与千寻》的结局,说是对不圆满的一种病态美的喜欢也好,我觉得这更真实,并且会让我留下想象——他们到底能不能见面呢?
而崔斯坦来到了迪伦的世界,故事结束,无疑是个美满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崔斯坦会适应这边的生活吗?在这里生活的崔斯坦,迪伦还会喜欢吗?
迪伦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喜欢上崔斯坦的,在这个凶险世界里,崔斯坦不惜舍命地保护她,给她安慰和安全感,迪伦对他产生依赖,并且爱恋。当然,对于故事来说,本不该探究这么真,并且倘若是我,我也会爱上崔斯坦,散发着荷尔蒙的大男生。
这个故事,对男女主角情愫上的变化的描写,真切得让我有种自己也在恋爱的感觉。这一点,让我不得不钦佩不已。
关于荒原
每个人都要经过荒原,它是一个红色的世界,魔鬼横行,极为凶险。但每个人所看到的荒原又是不一样的,那是摆渡人们根据自己摆渡的灵魂的心像所投射的。其实,这荒原,现世的我们又何尝不会经过呢?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难熬的时期,在荒凉中跌跌撞撞,和魔鬼们斗智斗勇,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寒风冷彻,就连安全屋都是破败不堪。一路上我们只顾保命,狼狈至极。幸运一点的,有摆渡人引领着,危险时分稍有帮衬,还可以分享痛苦与寂寞;不幸的,只能独自前行,独自舔舐伤口,在寂寞中自我鼓励。
不管怎样,现世的荒原中,也会有人被魔鬼吞噬,然后变成魔鬼;有人则劈关斩将,到达了目的地,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等着自己喜欢的人的到来。
这本书是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时光中看完的。每天上班下班的路途时间有接近3小时,早上天没亮就要出门,晚上在路灯中回家。有时候会很恍惚,这地铁要把我带到何处去?我又应该去往何处?
还是就像跋涉在荒原之上,只管往前走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