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至10-3看完这本书,刚好是住院期间,所以阅读起来也快些,除了仍然挂心那群闹腾的孩子,没有其他事情分心。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虽然不知道这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但我想这应该正好也是此时我需要的吧。脑子里不去想其他任何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一种逃避和淡然。(其实错了,故事所描述的反倒使我陷入了沉思遐想,所以还是直面吧~)因为不知道要住院多久,所以认读阅读,每个字都不曾落下。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PS:以下简析基本是百度上的,因为文笔拙劣,怕词不达意,曲解文意
内容简介: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她,世界却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
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有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作者简介:
克莱儿·麦克福尔,居住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南部,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作家,本职工作是中学教师。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摆渡人》是她知名的作品,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
创作背景:
克莱儿·麦克福尔本职工作是中学教师。读者们都以为迪伦这个形象出自她的学生,克莱儿却说更多是来自自己,尤其那片荒原就是她自己的荒原。同时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表示,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她对“人死后会发生什么”的好奇和希腊神话中的冥府渡船人故事的结合。希腊神话中,卡戎(Charon)是冥王哈得斯的船夫,他不仅是在冥河上摆渡,还肩负着分辨来到冥河岸边的是死者的亡灵还是不应进入地府的活人的任务。小说中,崔斯坦也延续了这种分辨的能力,虽然都尽职尽责地完成了摆渡人的工作,但在他心里也有对他护送的灵魂是否纯洁的判断。当然,在纯洁的标准上,克莱儿对迪伦的定义似乎混合了理想主义和过度的传统色彩——迪伦不仅真诚善良,还是一个能让魔鬼感到有如享用饕餮盛宴般的“处女”的灵魂。将是否处女和灵魂纯洁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匪夷所思,这样的观念在西方作家里也不常见,不知道是否是克莱儿对当今好女孩太少的叹喟,还是来自一些传统思潮的局限。
人物介绍:
迪伦
单亲女孩,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在荒原中,遇见了崔斯坦,他在一路上拼命地保护她,迪伦渐渐地喜欢上崔斯坦了,在他的引导下来到天堂的彼岸。然而走过分界线后她便再也见不到崔斯坦,对崔斯坦的思念让迪伦痛苦,逐渐坚强起来的迪伦知道自己真正追寻的是什么,她决定逆着危险重重的荒原回到起点,和崔斯坦在一起。
崔斯坦
崔斯坦是一个灵魂摆渡人,是一个思路清晰、经验丰富又勇敢无畏的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从事这份工作,他引领了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灵魂。最初,他工作热情投入,后来经历了很多灵魂的自私、贪婪,他也开始渐渐变得冷漠。他带领着迪伦的灵魂穿越荒原,保护她免遭恶魔毒手,并告诉她真相,将她送到要去的地方,然而面对平静接受自己死亡事实,甚至开始关心他的迪伦,他也爱上了迪伦。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爱情
爱情是小说永恒的主题,它不但是小说形成的根本,而且使人类美好的感情得以展现。人们都被书中迪伦和崔斯坦之间纯真的强大爱情所震撼,这种爱情强大到可以不畏魂飞魄散也要寻找到对方,这也是《摆渡人》引人瞩目的地方。小说中迪伦和崔斯坦之间产生的爱情是顺理成章的。当女性处于危险中,对唯一值得自已依靠的人产生感情是很正常的;而男性对一个单纯的且会无条件地关心自己的女孩心动,这也是人之常情。正是爱情这一强大的支撑体,支撑着迪伦克服千难万险,也不畏失败后的魂飞魄散,从“家”返回荒原寻找崔斯坦,追寻自己的幸福;也正是爱情的力量促使着他们敢于解放禁锢的思想,才能返回人世。
家
家这则主题是《摆渡人》所隐喻的一条暗线,仔细推敲不难发现整篇小说围绕女主人公从逃离家到回归“家”,再从逃离“家”到回归家。以家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回家之旅。
因火车事故,迪伦意外而“亡”。每个灵魂离开人世后必须在灵魂摆渡人的带领下穿越过荒原,才能到达“家”。在穿越荒原的那些天,她与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相爱了。穿越荒原途中,勇敢、强悍的崔斯坦化解了一次又一次恶魔的进攻,引领着迪伦的灵魂穿越危险的荒原,她到达了灵魂称之为“家”的地方。这些天,她收获了爱情,也让她明白虽然“家”很美好,但是没有崔斯坦的“家”是残缺的,是一座散发虚幻光芒的荒凉城堡。于是她寻找一切机会逃离“家”,重返荒原,并以自己坚韧的意志在荒原找到了摆渡人崔斯坦。在从荒原返回人世的途中,她又耐心地解开了封存崔斯坦多年的思想禁锢,并勇敢地引领他和自己一起尝试着返回人世。这标志着这场充满爱、艰辛、信念、勇敢的回家之旅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而且渡人渡己的完美回归也升华了主题。
救赎
除了上述的爱情和家这两个主题之外,救赎是书中从最突出的一个主题。不仅因为救赎的内容在小说中占据大量的篇幅,还因为救赎的情节使小说高潮迭起,引人人胜。小说从救赎的角度出发,按照男女主人公情感的发展展开救赎情节,使得救赎途中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令人惊心动魄,引人深思。小说还采用了许多形象的人物心理描写,将两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救赎故事展现在读者而前,暗示了只有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才能照亮救赎之路,从而拯救人类的灵魂和生命。
小说一开始,引导过无数灵魂的摆渡人崔斯坦,将在他的新任务中带领着小女孩迪伦的灵魂穿越荒原,一路上他思路清晰、经验丰富又勇敢无畏。他在每个日落前保护迪伦进入安全屋,躲开随时会把迪伦拉入地下的恶魔,穿越阴暗的峡谷和黏稠的湖水,终于把她完好无缺地送到天堂的彼岸,这是崔斯坦对迪伦灵魂的救赎。
小说的后半部,逐渐坚强起来的迪伦知道自己真正追寻的是什么,她决定逆着危险重重的荒原回到起点。此时的崔斯坦倒如同最初的迪伦一般茫然无措,在返程中却显得胆小懦弱,对打破规则可能会带来的恶果充满了恐惧。而看似羸弱的迪伦,却支撑起了返程的全部信念。同一个荒原之上,迪伦逆转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她不厌其烦地鼓励井宽慰崔斯坦,使他打破荒原的禁锢,和她一起尝试返回人世,最终他们在人世相遇。迪伦不仅拯救了自己和崔斯坦的生命,还拯救了他们的爱情,所以这是迪伦对两人生命的救赎,亦是爱情的救赎。
艺术特色
《摆渡人》巧妙、惊人的故事情节与小说中所展示的多重主题密切相关,爱情、救赎和家这几个主题相互交融,引领读者以自己的心灵与小说中感人至深的真情相互碰撞,进发出灵魂深处的火花。多重主题与丰富的内涵或许是《摆渡人》被认为是一本灵魂治愈小说的核心原因,解读《摆渡人》中的多重主题,可以揭示小说背后蕴涵丰富的人性内涵,引导人们重新思索人生,同时也给读者的灵魂注入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摆渡人》是一篇灵魂治愈小说,它那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完全意想不到的情节构思、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多重主题的相与交融,不但使作品别具一格,值得瞩目,而且又不失其内涵和令人深思的空间,通过解析富有浓郁哲理的三重主题,引导读者体会到小说表面上看似乎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而其本质上是作者对现实社会、人类自身进行探索后加上自身的见解,对社会和人性的揭露,也是人类情感复杂性的真实写照。此外,小说也折射出人性之美,真爱、勇敢、信念无不涤荡着读者的内心,也让人们明白当必须直面生存和死亡、灵魂的毁灭与爱情的永生之艰难选择时,将如何迈出自己的脚步才会让自己的人生不后悔。
小小随感:
1.“迪伦,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你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读到这里时,不禁屏住呼吸,这对于一个15岁的女孩,她要怎样理解和接受。未知的一片迷茫,突然离逝于人间。原本期盼与生父相逢的场景,一切都荡然无存,甚至于告别都没有。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迪伦居然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这也证明在现实生活中,迪伦是缺少关爱的,与她的身份互为一体。
2.“我之前就说过,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片荒原也是一样的”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所以,生活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一切由自己主宰。
3.“你之所以相信一个人说的话,是因为他说了你想听的话”这绝对是真理!
4.“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
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给人以无尽美好的遐想。
5.“摆渡人”——崔斯坦是迪伦从人间到天堂的摆渡人,而迪伦则是崔斯坦从荒原到人间的摆渡人。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他们都是为彼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