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我从事这个行业,在我的朋友眼里可能是蛮神秘的,经常有朋友开门见山的问我,你们一天都是干什么的,是不是就是给大家做游戏玩呢。我半开玩笑着说:我们是做给你们游戏机的。朋友一脸懵懂的看着我,眼睛流露出羡慕、疑惑的神情,可嘴里应承着:原来是这样啊。过了一段时间,等见到我,还是一样的问题,你们到底是做什么的啊!
这个行业,在外人看来就是:加班、熬夜,键盘侠、收入高、有空干活,没空生活!这些关键字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其中收入高,可能是最招人眼目的一个高光点。
我证明,这个待遇是真实的,但前提是你是一名称职,敬业的工程师,并且扎扎实实地做事情,经过小十年,甚至几年的奋斗,这个待遇轻松到手,如果你再有跳槽一线城市北上广的机会,还要在这个待遇上基础上翻番!但是!这里一定要标记出这个转折,整个IC产业,都是一个在和时间赛跑,甚至是按小时计算进度的工作,想得到高薪,一定是高强度的付出。
任何一个芯片产品最终都是要推向市场,IC产品开发的难点是:复杂度高,周期长,投入大,涉及人员多。一个高档的芯片,仅仅是开发周期,就长达半年之久,这还不包过前期市场和后期测试上市时间,况且,这个大半年时间,也基本上是按照6x24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算的,每周都有加班,连续数月的辛苦,最后拿到手也就是一颗一平方厘米见方的硅片。但是,如果你有放大镜,你就可以在这块硅片上看到30亿个晶体管,感觉啊,我们和当年皇帝炼丹的功夫差不多了!哈哈。
一个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圈,那么这个行业是迟早会完蛋的,比如很多年前的各种盗版、翻拍、山寨,当然这些现在还是存在,但你可以明显感觉到,相较数年前,这些不规范的,不受法律保护的行业纷纷在萎缩。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完整的商业循环往复的利益链,任何产品都不能做到持久的创新和更迭,通俗地讲,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别的行业如此,IC行业更是如此,这直接导致IC产业入门门槛高的问题。一般来讲,一块芯片的主要费用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三方IP的购买/授权:芯片设计,尤其是IP设计这块,很好的诠释全球一体化的理念,任何一个人,一个机构,都没有能力,精力去设计开发芯片里边的所有IP和功能,最直接,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买、买、买。当然,你的购买不仅仅是源代码,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后期版本更迭和售后服务。所以,现在有很多公司专注于IP开发和授权,例如synopsys (没错,就是那个EDA vender,产品有:USB,ARC,DDR等等), Ceva(5G,WIFI,DSP等等)公司等等,还有那个无处不在的ARM!ARM的IP授权产品独占整个IP市场的43%。
2. EDA工具许可费用:在EDA工具的费用前,我们的上边那个高高的工资榜就真是微不足道了。工具的价格从前端到后端成系数放大关系,一个前端的仿真工具大概2k US$,但是到了后端布局布线工具,一套每两年的许可费用就高达3M US$,当然,在一个二三十的组里,每天有许多人在并行工作,一套那是肯定不够的。作为在后端工作的小艾,每年用在软件许可上的费用,就够在北上广,买别墅了。好吧,公司把购买不动产的钱给我们来用,我们还是好好敲代码吧。
3. 流片费用:当你所有的验证,时序,物理校验通过了,项目经理欣喜若狂拿着所有的报告,数据,结论在和各位大佬们做现场PK,等待领导们的发话,领导们个个出言谨慎,反反复复推导所有的最坏和最好可能,破除了所有的关键问题后,终于,大笔一挥,5M US$ 的费用就此作古。工程师们终于可以回家好好睡两天了,一切都等8周后再说吧。
4. 封装、测试费用:作为一家负责任的IC设计公司,一个复杂的芯片需要考虑功能内测、良率等情况,所以DFT/DFX 就会贯穿在整个设计中,就规模、面积而言,真个DFT/DFX会占据逻辑单元15%左右的资源,那么,为了利用、观测这些单元,你要有专用的测试设备,同时也要包括电流、功耗测试等等,所以,测试机台的固定资产消费是要有的。据测算,一片芯片的常规封装、测试成本大概是10 US$,看着不多哈,想想看出货量如果是1M呢?
任何一个IC公司都是确确实实的土豪啊!公开的信息显示,国内公司开发一款基带芯片,整个研发费用是15亿!作为一个工程师,没有人敢在IC上冒险,任何的闪失最终都是对公司极大的损失。
做IC是需要勇气的,更是需要努力的,工程师是天生的问题解决家。没有问题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说,解决问题,保证芯片零失误投片是我们穷尽一生追求的目标。IC,就是I Can。我能搞定。这就是我们芯片人的承诺和追求,如果你是天生的问题解决专家,来吧,和小艾一起走进IC设计的国度,开启一段全新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