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有个度家长不好把握,我们家长容易期望孩子乖,听话。这样的孩子确实比较让家长放心,省心。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也是明显的,孩子没有主见,容易被他人左右,更容易养成一种讨好型的人格,长大到了社会上,容易去讨好权威,讨好领导和自己的同事。
就连蒋方舟在《奇葩说》里也讲述自己也是讨好型人格,虽然她少年成名,一直是别人家的好孩子,但是她依然还是有深深抹不去的讨好型人格,而她最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走出来。
也有专家研究表明,小时候很乖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更严重,他们一直试图做自己的主人,但是被各种语言化的标签禁锢得太久,诸如,你真是个乖孩子,你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当我们一味去这样评价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就渐渐地这样去认同自己,最终内心有想法也不敢表达,害怕不被认可。
害怕分歧,害怕冲突,为了维护一段关系,就是拼命地压抑自己,不断地否定隐藏自己的想法,去迎合他人。
我很欣赏电影《飞不起来的童年》里面老师卡梅拉对查拉的拯救。卡梅拉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教育一定有爱,有仁慈,也有严厉,当我们家长宽严相济地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做个乖孩子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德国有位心理学家海查做过这样的研究,对一百名两到五岁有反抗意识的孩子和一百名两到五岁比较顺从的孩子做了跟踪调查,发现,到了青春期以后,那些具有反抗意识的孩子,84%表现除了坚强的意志力,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和 判断事物的能力。那些比较顺从的孩子有74%的孩子不会自己做决定,不会独立思考,不会独立承担责任。
别让孩子太听话了,特别是男孩子,当一个孩子太乖太听话了,意味着他经历了多少的责骂,批评与指责。其实,我们说的所谓的不听话,只是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识在发展而已,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尊重孩子,让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家长再对孩子的想法进行引导。有位专家说得特别好,对于孩子而言,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则,在许可的范围内,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见。
所以,我们不要孩子太听话,如果孩子太听话了,家长反而应该担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他容易对别人百依百顺,将来他的人生也会很凄惨,随意受人家的摆布。不要去束缚孩子,好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孩子的心性,挖掘他的才能,不断地和他互动,在适当的范围内,让他知道除了必须要遵守的规则以后,可以有自己的主见去选择,去判断,去勇敢地做自己。而不是事事顺从他人,一辈子活得很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