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聊天聊到这样一个有趣的话题:一颗完美的心,应该是什么材质,什么样子的呢?
玻璃心?虽然透明纯净,但是易碎,碎了还容易扎脚;
圣母心?善则善矣,但不够通透,容易沦为愚蠢;
铁血丹心?很强,很硬,很赤诚,但太沉重了,不够轻灵。
最完美的心,我一瞬间头脑闪出的词汇——玲珑心。
这本来不是什么好词,当年纣王残暴,要吃比干的“七窍玲珑心”,那是形容一颗心上有七个洞,疑似先天性心脏病。后来曹雪芹写宝玉初见林黛玉时的感受,也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描述,那意思是,林妹妹是八窍,越加玲珑。
但我理解的这个词,是形容心性的。
在现实中我们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你可以非常直观而确切的感觉到,有些人的心,是很多窍的,四面通风,自然八面玲珑,这样的人往往情商智商都不低,说话办事思维表达都非常灵活,懂得变通,懂得随顺,感知力强,悟性强,懂得见招拆招,整体气质上,就很通透。
生意场上,官场上,这样的人都不少,可以说,面对越复杂的环境和局面,就越要求人的内心多窍,才得以在枪林弹雨中,闪转腾挪,得以自保,得以自洽,得以自如。
而另一些人,也可以非常直观而确切的体会到,他们的心宛如顽石,秤砣,铁板一块,容易执着,认死理,油盐不进。遇到了障碍,完全不知道变通,不知道反思,甚至搞不清情况,只知道把脑袋插进沙子里,用一根筋跟世界死磕。当然,我们不是说这样的人必然失败,也有的人憨直到底,水滴石穿,倒也算的上大智若愚。
但至少有一点比较确定,心里没窍,死心眼的人,是很容易因为受伤而一蹶不振的。
人在遇到厄运,陷入痛苦和极度悲伤时,最救命的,就是这个“窍”,也就是说,对已经发生,既成现实的情况,能有多角度的解释——比如失业了,失恋了,或者亲人意外去世……这些事情无论如何算不上好事,你会感到很委屈,很愤怒,一大团“毒”一样的负面情绪堆积在内心中。
这时候,每多一窍,每对现实多一种理解角度,人就多了一个排遣痛苦的通道,基本上,哪怕再大的厄运,你一下子如果可以找出10种不同的解释,都能说得通,都能让自己信服,那么也可以很快很快的走出阴霾。
所以人们通常说:“想开点”。怎么开?多几个角度理解,心上多几个窍,不就透风,不就开了么。
玲珑,而剔透,世事清透,幻化玲珑,是为玲珑心。
但只是多窍,剔透,想来也是不够结实,所以加个前缀“钢铁”,增加抗压性,抗击打能力。但过硬之后,掉在地上“咣当”一声砸个坑,也不好,所以再加个“弹力”,Q弹Q弹的~
这大概就是我能想象到的,完美内心的性状了,钢铁弹力玲珑心~
1500多年前,达摩洞外,一道神光彻照白雪。
一人恳切的说:“我心不安…”
另一人喝到:“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良久,他一声叹息:“觅心了不可得。”
你说,又哪来的钢铁,弹力,玲珑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