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便签:
成长意味着做出决定并落地执行
“成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1.向成熟的阶段发展。2生长。我个人理解,成长是由个体主动发起,以突破局部为导向,持主动发起”意味着要做出选择,承担责任,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成长的山峰就在那里,不会主动垂青于我,于是我先迈开步子,跋山涉水,一路走去。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的担当,我愿意。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通过外包提高效率,但是成长不可以,成长的钥匙只能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突破局部”就是打破当前的平衡处境,进入新平衡。局部指以当下为基点的周围的一个连续空间。“周围”既可以指具体的三维空间,也可以指抽象空间。我们现在是什么样,在做什么、想什么,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都可以理解为局部。这个局部通常是连续稳定的。要去上班,得靠你一米一米地以各种方式移动过去;想要吃饱,就要一口一口地把饭吃下去;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那也只能一步一步地积累……地位、收入、心态变化均是如此,在一小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我曾经给成长会的小伙伴写过几句话:“我深深地困在,当前的处境中。四面高墙,定义了我的空间格局。我就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而且可能继续生活下去。我要尽全力将其打破,触及更加广阔的世界。
我们就这样困在三维空间的一个小小局部里了,而要离开这个位置就要采取行动,而且是持续地行动。当我们采取了行动之后,就可能突破原有的局部,到达一个新的局部,而回顾整个突破局部的行为过程,
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英文里有一句话叫:" It's more about flight;not just destination."这不仅仅是目的地,而且是一场旅途,这是“行为过程”的真实含义。
“持续演进”的意思,是我们无法在短时间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场永不停息的旅途。你需要一直用力,没有一劳永逸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即使有再多的伙伴与你同行。行至深处你会发现,道路仍然需要自己走,所依赖的只有自己的力量。
I便签:
之前听过一个关于成长的概念:成长是一次次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实从作者的观点,可以对这句话进行再扩展理解。
成长从意愿起步:成长是一种选择,不管一开始就自主选择还是刚开始的被动选择,肯定必须是聚焦于意愿。只要选择的意愿大于放弃,那么便已在成长路上。一旦我们做出了选择,便就需要承担成长的付出(时间、精力以及其他选择)。就好比直升飞机,起飞前知道要飞向哪里,启动成长引擎。
局部开拓,拓展局面:在我们开始行动,投入资源。是需要突破现有困局或者打造新的局面。作为成人成长,需要反观分析身在何处( 目前状态、期待状态或者新的状态);比如,从职场成长而言,对我们自身的专业技能状态需要提升,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突破;比如我们想多拓展一项其他技能,从零基础出发,那么我们需要开拓一个崭新的局面。但都是需要我们对现有状态、能投入资源程度、期待状态做一个合理的预估与分析。这个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需要从某个角度或者方面做出一定量的突破,再进行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就好比,直升飞机处于不断螺旋提升状态。
持续注入能量。学习成长过程也好比飞机的持续航行,飞往一个个站点,除了系统的良好运作,导航指引与服务,还需要有足够的燃料,还有作为成长意愿的飞行员飞行技术。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自己对航行过程中的困难险阻(持续坚定的意愿和优化的能力)进行化解和避让。
通过上面的理解,我们可以对自己想要成长的方面和领域做以下步骤:
1、自主选择:成人学习成长,选择那个方面和领域,需要从个人为中心出发。思考为什么选择?这样选择于自己的成长价值什么什么?预计可需要投入的资源是什么?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等
2、寻到突破口:我们要有所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状的不满,或者对更好状态的期待。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原有的局面中进行突围和突破。基于自主选择,对于选定方向和领域,找寻切入点是哪里(包括时间、空间、精力的管理)?从哪个面优先做突破和改善?比如,鉴于后期职业发展,演讲能力,那么从哪里开始着手行动。而不是一直思考,没有践行。
3、加注能量,持续优化:需要充分意识到,有价值的成长,必定是需要经历长期的持续提升改善。需要长期考虑个人精力、时间的持续投入。经过阶段性的反思回顾,优化自己的行动方式和学习方式。
不过在选择成长方向,首先需要理性分析目标可操作性与可实现性。对于哪些从自身角度出发,遥不可及的方面,或者投入的资源远超出能承受的范围,这个就需要因人而异。
A1便签:
2年前,参加过一个学习陶笛的学习班,为期1个月,每周3次线下练习。结果是,当初学会了一首吹奏小星星后,便彻底放弃。现在,都想不起最简单的吹奏手法了,陶笛也不知去向。
反思:当时报名参加,是机构优惠报名方式吸引加入,选择这个乐器也是简单从老师演奏结果上觉得比较简单、吹奏好听,属于随波逐流,从众心理下的决定;后续的资源投入虽然不高,但是在练习过程中,因为时间不够、曲子难度提高开始没有耐心,就放弃了。从根本上而言,是自己没有真正自主去选择和持续投入。
A2便签:
背景:半年前购买了樊登老师的讲论语课程;买了2本,其他老师对论语解读的书籍,但是一直没有持续开始。
下周一开始,通过樊登APP学习《樊登讲论语》,参与简书日更打卡60天。
1、理解经典练习写作:学习樊登老师的解读,结合其他论语书籍,学习论语要义,增加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一个写的方式,将学习这件事持续先做起来了。
2、突破口:光思考,没有用行为去突破,永远都是空谈。对学习的时间精力进行安排;对学习要求进行合理的制定。晨起上班路上及户外I健走或做室内健身中考虑穿插进行听音频学习至少一节。通过RIA便签思维进行学习(至少重述知识,关联经验和规划应用暂时不做必选),日常工作生活中,进行特意关注周边事物与所学知识的关联性,可选择性增加和补充;
3、持续行动:当天22点前,完成对所学论语短句的知识进行撰写学习总结(不少于200字)。设置备忘录进行提醒,对面对阻碍行动的时候,反问自己开启学习的目的和自己对学习后的期待状态。及时调整状态,告诫自己动起来,持续良好的去练习,成长就是不断的去落实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