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关于生活态度有个很流行的词—仪式感,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加之大城市生活压力之大,人们也只能从精神层面求得安慰,获得多一点的幸福感。
突然很想知道一年中有多少个节日,于是去问百度,结果没有找到一个靠谱的答案,因为一年中的节日太多了,光是情人节就有两个。那么大家一般都是怎么过节的呢?
今天是情人节,记得一大早到公司,几个女同事便开始八卦今天的观闻,这边“你门看,这束花好有韵味”,那边“今天朋友圈都被鲜花刷屏了,有蔬菜的、肉串的,你们今天有什么惊喜吗?”“唉,别提了,肯定没有”似乎每年跟我们收礼物有关的节日,都在讨论着别人的惊喜,而即便有过那么一两次惊喜的,再到这种节日,似乎都提不起兴致,一种想要等待惊喜但内心已猜透今日的剧情的无趣。何尝不是呢,年年过节,年年生日、纪念日,惯常礼物几乎都送了个遍,能在生活奔波之余再腾出心思准备惊喜的有心人想必也不多了。所以,节日,到最后感觉成了大多数人的负担,心理和经济上的。
我们都在期待着什么?什么惊喜才是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什么样的方式才是应和仪式感最好的纪念方式呢?
回家的路上,我开始回味着两年前的七夕节惊喜,但又何尝不知道再来一次已不是惊喜,也想尝试自己去创造一些惊喜献给老公,却最终也只是一盒巧克力取代。因为早上已经告诉老公不要破费买花之类的礼物了,也没有约着说去吃大餐看电影的节奏。准备安静地度过情人节最后的几个小时。
生活总是有着它的魔力,当你不再期待,却还会有意外惊喜!
我为我们不约而同送给对方一盒同样的巧克力这样的默契感到惊讶,这代表着我们开始慢慢能够渗透到对方的心里,不怎么喝红酒的我觉着今天的红酒牛排特别的可口,因为是我们一起做的又一起来分享。坐在彼此眼前,我们突然发现在家从未有过面对面进食场景,而这样看着对方的眼睛边吃边聊,没有大餐没有手机没有打扰的一种再简单不过的晚餐让我们此刻好满足。
没有任何异样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超出往年过节的准备,都是些朴实而经济,简单又温暖的方式。
老公问拍照片没,我说没有,今天不想拍,只想这样好好地吃完这顿美味,然后咱们在家看个电影吧。他说好……
最美不过本真,我赞同仪式感的必要性,但似乎外界给与了太多的包装,褪去厚重的外衣后,它会更美,但如何让它更美,却是我们自己要练就的本事了。
现在就该很好
小时候我们总很期待长大,而长大后我们总很怀念过去。我也是最近几年才深刻的明白,若不把好好抓住现在,那就没有了美好的怀念,虽然遗憾也是一种美,但若可以多出一些好的记忆,未来的过去只会更丰满。
旅行途中为没有安排好的住宿发愁,回来之后又还因为某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影响心情;发朋友圈时要筛出拍得最得意的照片,然后努力编辑出一种更能攫人眼球的表达方式;决定了做什么事情,还没心动之时便被很多种自己假想的困难困住……这些都算不上积极的心态,也不是好好守住当下的心态。
生活在北京这种大城市下的压力可想而知,每月交房租之时都会为高额的租金心疼,也有身边的亲朋好友委婉劝说不要铺张浪费,曾在每次面临换房子的时候都会迟疑下要不要换一个更便宜点的房子,多存点钱,然最后的选择都是多少不算太差的。
我了解自己不是一个奢侈的人,也明白当下的支出会为尚不富裕的我们带来压力,但我更看重生活的质量,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奢华到什么程度,而是一个能不能实现简单需求的问题。若说追求便宜,混租、地下室、甚至也有很多偏远的地方可供选择,但为什么要为了每年多出的一两万块,就舍弃自由的空间、健康的环境、宝贵的休息时间和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呢?况且物价的飞涨让存钱也多少没有太多的意义(当然如果自己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或是特殊计划另论)。所以我注重当下的生活质量和情趣。而忍受留在大城市的痛苦也何尝不是为了换取这样一些自己认同的东西,也是我们终其一生要努力获取的。
最美不过当下,过去大多是云烟,欣慰自己终于不再为沉痛的回忆劳累身心,而未来有很多种答案,唯一能做的是让现在变得美好,多少为未知的将来留取一笔财富,任何干扰到我们进行眼前的活动的思维,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