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

【薄伽梵】般度族的第一名将、般度第三子阿周那的车夫克里希纳(黑天,印度最高神的化身,在诗中也常被称作“薄伽梵”,即对至高神的尊称),亦即“我”。

【《摩诃婆罗多》】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是“印度的灵魂”。

【一切的一】精神根源。

【瑜伽】指等同化一,如等同看待成败。强调摆脱各种欲望,达到涅槃的境界。

【达磨】依靠智慧舍弃有为瑜伽。克里希纳揭示了自己的真面目——“尽管我自己不生不灭,尽管我是万有的神主,然而我是以自己的原质,靠自我的摩耶(幻力)生出。每当达磨(指传统和伦理道德)衰竭,而非达磨盛行之时,婆罗多!那时候,我就让自己降生于世。”他在此讲述自己为众生阐明道德而无数次诞生,众生皆因明智慧而最终融于自己。他指出祭献、修炼瑜伽之意义,均是不追求结果,以信仰控制诸根(各种欲望)——“谁有信仰并控制了诸根,得到了智慧且对它专诚,谁就在得到智慧之后,很快体验到无上平静。”


徐志耀:一切的一——《薄伽梵歌》读后感

这段时间,反复在读一本书,就是《薄伽梵歌》。这本书被喻为印度人的精神之源,历代印度哲人均从中汲取不同的精神养料。前不久,读了吕思勉先生的《经子题解》,再次梳理了一下自己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解,于是就想了解一下同为东方古文明代表的印度文明的哲学思想,这本已经在书柜中沉睡多时的书就被我翻了出来。

购买这本书已经有十多年了,当初购买此书完全是因为买过《摩诃婆罗多》的第一章,其后久久不见剩下的章节出版,看到这本书,认为与之相关就买下了。《摩诃婆罗多》的全译本几年前已经买到,而这本可迄今也只读过书的序言及首章,以前总认为哲学书过于深奥,不愿细读。读完《经子解题》,才觉得哲学实在有纲张目举之功效,可以将以往所读的诸子内容贯穿起来,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内涵。我所收集的印度文学的书籍也不少了,不仅有泰戈尔、普列姆昌德等近现代大师著作,也包括古代著名的戏剧及小说,如戒日王的《龙喜记》、首佗罗伽的《小泥车》、跋娑的《惊梦记》以及《佛本生故事》《故事海》等故事集,因此,决定一定要认真读读此书,去发现印度文明的内核。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精神的根源所在,即“一切的一”。

本书是古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篇最著名的插话,《摩诃婆罗多》主要讲述了古印度的婆罗多王族中的两大分支俱卢和般度两大亲族的争夺及大战,其中插入了许多著名的插话,涵盖了古印度著名的神话故事及哲理思考。《薄伽梵歌》产生的背景是两大亲族将在俱卢之野展开大战,般度族的第一名将、般度第三子阿周那令其车夫克里希纳(黑天,印度最高神的化身,在诗中也常被称作“薄伽梵”,即对至高神的尊称)驱车至两军之间,他看见对面的将领都是自己的亲族、朋友及恩师,心生悲悯,不愿作战。克里希纳就讲述这首长诗,教诲他认识宇宙的本源,了解自身的职责,认识到在战争中杀害亲属朋友的合理性,从而打碎了他的迷惑。于是,阿周那及般度诸子用阴谋诡计杀害了他们曾经尊敬的亲族及师长,经历残酷的战争,两军仅剩下了少数幸存者(般度族七人,俱卢族三人)。不过般度五子都得以幸存,而俱卢百子都死于战场,最终般度族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全诗共700颂(一颂一般为四行,少数译为六行,张保胜先生译本中多出一颂),分为18章,主要形式为阿周那与克里希纳的对话,克里希纳向阿周那论述了认识宇宙、认识自我乃至摆脱轮回的种种方法,其中也包含了对印度古代哲学一些基本概念的阐释,故被认为是古印度哲学的核心。

其各章内容大体如下:1、阿周那忧伤瑜伽,概述诗歌的背景,表现出阿周那内心的忧伤。他一方面不愿杀戮自己的亲族,另一方面也担心宗族毁灭会导致邪恶泛滥,从而威胁到种姓的纯洁。在这一章中,描述两军阵容的诗句极壮观,特别是描写般度族阵营中诸将吹响号角的段落,威严雄壮,在此刻表现阿周那内心忧伤,是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人流露。

2、数论与瑜伽。本章主要讲述灵魂不灭,杀即不杀,强调每人都应各安天命,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而战争就是刹帝利通向天国之门。其中阐述数论(古印度哲学的一派)的哲学观——“你要等同看待胜败,等同看待得失苦乐”,讲解瑜伽论——“对于成功失败应该等同看待,等同看待也就是所谓的瑜伽(此处指‘等同化一’)”,强调摆脱各种欲望,达到涅槃的境界。

3、有为瑜伽。强调人的生活方式应当是不追求结果,奋力而为。有为出自天性,万物皆由三德(数论认为世界有两大本原,一为最高精神“神我”,一为原质,由三德组成。三德即萨埵、罗阇和答摩,是反映事物某些共同特征的三种概念以及事物的形态、性质、运动的三种不同决定因素,分别表示光明、运动、黑暗、喜悦、忧恼、愚痴及其决定因素,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而生,受三德束缚,循规律而有所作为。在有为中,当克制欲望方才可行,先需克制的欲望当是嗔怒、贪欲。本章还强调了祭祀的作用,指出唯有通过祭祀方能真正认识“梵”(一切创造物之源,也是一切创造物的最终归宿)。

4、依靠智慧舍弃有为瑜伽。克里希纳在此章揭示了自己的真面目——“尽管我自己不生不灭,尽管我是万有的神主,然而我是以自己的原质,靠自我的摩耶(幻力)生出。每当达磨(指传统和伦理道德)衰竭,而非达磨盛行之时,婆罗多!那时候,我就让自己降生于世。”他在此讲述自己为众生阐明道德而无数次诞生,众生皆因明智慧而最终融于自己。他指出祭献、修炼瑜伽之意义,均是不追求结果,以信仰控制诸根(各种欲望)——“谁有信仰并控制了诸根,得到了智慧且对它专诚,谁就在得到智慧之后,很快体验到无上平静。”

5、舍弃有为瑜伽。此处的“舍弃有为”指舍弃从有为中得到好处的动机,并非完全废止有为;而诗中所称赞的瑜伽则指有为瑜伽,即在实践中所坚持的排除利己动机的修炼。克里希纳在此指出两者实为一体,只要消除愚昧,感受智慧,一切众生均为平等,世间的一切学问也可借助瑜伽与梵合为一体。

6、自我克制瑜伽。此章再次强调应为所应为而不需念其结果,并提出了克制自我的具体方式,此处与今天的瑜伽修炼方法有相通之处,如“头颈躯体要端直,保持安稳不摇荡,意注自己鼻尖顶,切勿顾盼于四方。”但其核心依然是通过“智和识”(“智”指自我已有知识及学习所得知识,“识”指对所受教导进行实践的体验)来控制诸根,离却欲望。这需要通过累世修炼来领悟,通过不断实践来完成,而灵魂不灭,只有累世不停修炼,方能达到。

7、智与识瑜伽。克里希纳表现自身永恒不变的特性,提出唯有皈依于自身方能获解脱。此处他指出构成世界的原质三德皆源于自己,他实质上就是宇宙灵魂“我”的化身,但自身并不被三德所束缚,唯有通过有为方能归聚于“我”——“有些人根绝了罪恶,在有为中积聚了功德,他们坚守誓言始终不渝,脱离了双昧且敬仰我。”

8、不灭梵瑜伽。此章论述修习瑜伽之根本及达超脱轮回之道。克里希纳指出当时时念及“我”,通过修习瑜伽与“我”融合一体,方能摆脱轮回。“两条宇宙的永恒之道,被认为是一明一暗,循前者不再投生,循后者仍旧复返。”

9、王学王秘瑜伽。此章克里希纳述“学问之王机密之首”,即王学,论述“我”之原型,创造万物又融于万物之中,愚者不识,智者识之且礼赞,唯有虔信“我”者方能不灭。其中将“我”在宇宙万物中的形象一一罗列,诗句中具大力——“我是终的、朋友、主人和见证,我是庇护所、住所和载承,我是起源、毁灭和存在,我是贮藏所和不朽之种。我放射着光和热,我操纵泼洒着雨水,我为永生又为死灭,阿周那!我亦是亦非。”歌中认为万物由“我”创造,唯有人方有如此创造力,故以“我”作为人的创造力的化身,通过克里希纳表现出来,此段诗句展现了人的创造力量,是对人自身创造力的赞歌。但印度哲学又强调一切等同,不追求结果,故以“亦是亦非”来总结“我”的存在。

10、表现瑜伽。克里希纳论述自己诞生一切情感、气质,在诸神、神界、群山、祭祀、树木、马群、象群、一切众生、一切人文创造即三界所存一切中均处于中心。“我只需要用我的一部分即可将那全宇宙充盈。”此章如同一首对“我”的赞歌,同样也充满了对自身创造力的赞美。

11、呈现遍宇形貌瑜伽。此章中克里希纳呈现自己所幻化的宇宙,并显示参加诸将均已毁灭,助阿周那明了自身责任,了解“自我”不过是“大我”的工具,唯有依责任而行,方能融于“大我”之中。此章中将宇宙视为整体,皆为克里希纳之化身。“整个宇宙成为一个整体,动静之物均由它所包容,现在就请您仔细观看!相见之物都在我的形体之中。”此章内视万物合一,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诗句中极具想象力,为印度文学中想象力的代表作。

12、虔信瑜伽。此章强调崇敬“我”,需超越诸根及一切情感。“人若不厌恶他人,亦不为他人所厌,他能超脱喜怒怯勇,这才为我所喜欢。无所盼望,纯洁伶俐,没有烦恼,冷漠无牵,对我虔信,从不创新,这才为我所喜。”其中“冷漠无牵”指对任何事物都漠不关心,“从不创新”指不标新立异,也不从事新的工作,安守自身的职责。此章体现印度哲学将一切等同,不追求结果的特征,一方面视万物为“大我”,具有大力量,另一面又限止自身的发展,与中国道家所谓的弃圣绝智有相通之处。尼赫鲁称印度为《薄伽梵歌》所束缚,当源于此。

13、田与知田有别瑜伽。此章中先定义田与知田,“田”指人的身体、意识、思想、感情和五大原素等可变灭之物,“知田”指灵魂“我”,“这身体称为‘田’,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们,把知身者称为‘知田’”。下面详细论述“田”所含各种情感,除去一切欲望则“智慧”,再论述“可知”(即为“梵”)的形态“它到处都有手和足,到处都有口和耳,到处都有首和耳,它将全世界充周漫布”,即为宇宙的人格化。指出唯有懂得这一点方能达到“我的性态”,融于“我”。此章将灵魂与万物分离,强调对“我”的追求。

14、三德有别瑜伽。该章论述三德及对人影响,提出唯有等同看待一切众生及荣辱,方可超越三德,达到永恒——“他悠然自处等苦乐,把泥土、金、石一同观,他坚定不移齐好恶,等视对己之褒贬。等同看待敌和友,等同看待荣与辱,绝不创始诸新业,三德才算被超出。”此处与12章有相通之处,同样要求人严守自己的位置,不要改变已有法则,方能融于大“我”。

15、无上布鲁舍瑜伽。此章论述宇宙形貌,宇宙灵魂如何滋养众生万物以及其不同的形态。此章中将宇宙比作一棵大树,“其根在上,其枝向下垂落,其叶为不朽的吠陀经文”;而尘世则同样为大树“以三德滋养的枝干,在人世间向上下伸展,它的嫩枝就是根境,根受业束缚而向下蔓延”,与宇宙相反,由于人被业束缚,因此根部向下。人唯有跳出这个被物质沾染的世界,方能归向大树之本——宇宙灵魂“大我”。此章比喻甚精,颇发人深省。

16、神资与阿修罗资质有别瑜伽。本章论述两类众生,一类具神资“无所畏惧,品质纯洁”,终将获解脱;一类具阿修罗资“虚伪、自负,嗔怒,妄言,无知、骄矜”,终趋向束缚。其后论述具阿修罗资者的宇宙观,不承认宇宙中有大我存在,遵规律而行,认为“唯情欲是因,舍此别无他故”(否定世界秩序,认为世界存在仅为了享受),进而再述此类人的生活态度。本章所言的阿修罗资者当是持 朴素的唯物观点者,此类人视世界为物质,但否认世界联系,只认同自身感受,类似形而上学,由此而堕入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中。

17、两种信仰有别瑜伽。此章以三德为基础,分别论述了由三德产生的不同信仰。“萨埵性者虔信诸神,罗阇性者将夜叉、罗刹崇敬,另外有一些答摩性者,信奉的却是各种鬼怪和精灵”。不同信仰者爱好的食物,举行祭祀的目的、生活方式、修苦行、行布施的方式均不同。唯有虔信梵,方能最终归于梵。此章内容有矛盾之处,一方面推行萨埵信仰,批判其它信仰的祭祀、苦行,而在章末则提倡终归于梵,要求“坚信祭祀、苦行和布施”,也许正是其融合不同时期思想的反映。

18、欲求解脱的舍弃瑜伽。此章先论述“舍弃”及“屏弃”的区别,“智者认为‘屏弃’即弃尽欲欲求之业;灼识者所谓的‘舍弃’,即对诸业之果的舍弃”。克里希纳仍依三德将舍弃分为三类,认为“舍弃规定之业,则是错误之举”(答摩舍弃),“视规定之业为苦,怕苦自身而将它舍弃”(罗阇舍弃);“只舍弃迷恋和果报,被认为是萨埵舍弃”。人当依自身的责任而行,克制欲望“舍弃暴力、骄矜、我慢,抛却欲望、嗔怒、贪婪”,只求融于“我”,方能得到“无上平静——永恒不灭之所”。此章论述各种族的职责,要求人们各安天命,同时又有众生平等的想法,认为众生都可归于“我”。

总括全篇,前两章主要论述诗歌背景,指出对亲人作战的合理性,故有学者认为这是全诗的原始部分,后面主要是一些哲学探讨,当为后人所加。哲学最终思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就是说,其在论述“一切的一”究竟为何?人当如何认识它,如何依它而行。《薄伽梵歌》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梵)无处不在,无所不闻,而其创造者“我”(克里希纳的化身)与梵合一,创造万物又融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核心。因此万物皆依一定规律而行,这一规律由“三德”决定,使自然万物,不同种姓各安其职,称为“达磨”。唯有认识到这一规律,方能再度融于“我”,最终获得解脱。祭祀、苦行的目的都是为了认识“我”,认识自身的职责,并按照这一职责去做,无需追求目的,摆脱欲望的束缚,终能认识到蕴含于自身内部的“我”,而摆脱轮回,获得永恒的平静。

诗歌中蕴含的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相通之处,同样视自身为宇宙中的一部分,提倡依律而行。不过,此处提倡有为却不追求结果,似乎与道家所提倡的思想相通;而反照自身,以观察世界规律,又与王阳明所言的心学思想类似,这就形成了印度所特殊的文化思想。

反思我所读过的印度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的影子似乎时时存在。在《龙喜传》,太子为龙的献身就可以看做履行“我”的使命,舍弃自身复归于“我”的行为。他本人尽管刚刚获得美好的爱情,但依然愿意献身,就是在履行自身应尽的使命。《小泥车》中主人公在受冤临刑前的平静坦然同样表现对自身使命的接受,并不在意自身的命运如何,仅愿接收。更为重要的是,在泰戈尔的作品中,爱已经与世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每个人均具有童心,亦可融于爱。此处的爱即是“我”。在《金色花》中,孩子的种种游戏,不就可以视为“我”在万物中存在,故而与神圣的母爱合一,始终与自己相伴。这种博大深厚,原来正是源于《薄伽梵歌》。无怪泰戈尔将自己的最著名的散文诗集命名为《吉檀伽利》,就是献神的祭品之意。我想,《薄伽梵歌》已渗入印度人的灵魂之中,当我们了解印度及其文学后,便能一点点领会其内涵。

但诗歌又提出各人各安天命,反对革新,不提倡追求结果,又是印度自身的独特之处。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奈保尔是一位出生在加勒比岛国的印度婆罗门后裔,他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记得读奈保尔所著的回忆录《受伤的文明》及《幽黯国度》,里面特别提到了印度人的保守,大街上工人甚至用手来清理污物,但大街依然是肮脏的。而在他的《灵异推拿师》中,主人公即有积极进取的一面,最终又走向保守贪利。在作品中,我们读出印度的平静,但平静中依然有着停滞与无奈。在这里,我同样感受到了《薄伽梵歌》的影子。

但是不管如何,这篇诗歌中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让人观察自我,启示人自己追寻解脱之道,去发现自己的责任,履行自身的使命,这就是对人自身力量的一种认识。这里蕴含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也许需要我们用一生来阅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