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楼梦》第四回——贾雨村的心理沦陷之路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是一位饱读圣贤书的儒生,经历过“十年寒窗”的淬炼、“一举中第”的欣喜,然而第四回里,他却经历了波澜起伏的心理沦陷之路,最终判了一个令人唏嘘的“葫芦案”,值得读者深思。

初闻案情,贾雨村得知薛蟠打死人命、逍遥法外,他拍案而起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真是字字铿锵如金石掷地。

此时他刚复职,读书人的清朗之姿、正义之念尚在,杀人偿命、秉公办案在他心里天经地义,更何况当年扶危济困的恩人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是此案受害者。此时贾雨村的愤怒与粗语是那样振奋人心。

当门子阻拦贾雨村发放海捕之签、贾雨村的手停在半空的一刹那,正义的锋芒骤然蒙尘。贾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时,言语间尽显惶然。细览“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权势图谱,听闻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的威势,他转而“笑问”门子如何结案——这“”笑”是正义的气球被针尖刺破的嘶鸣,是勇敢的清流撞上磐石的碎响。寒窗苦读的初心在权贵的阴影下开始瑟瑟发抖。他怒气渐消转为心生忌惮;权衡利弊使正义开始倾斜。

门子“顺水行舟”“大丈夫相时而动”“趋吉避凶者为君子”的理论”连珠炮般击溃了贾雨村最后的防守。

贾雨村“低了半日头”,说道:“依你怎么样?”“低了半日头”是良知正义与世情权欲的激烈搏斗——一边是甄士隐的恩义、受害者的冤屈,一边是贾政的提携、自己的命运。“依你怎么样”代表正义的堤坝轰然溃决。贾雨村选择了将圣贤教导弃如敝履,任权谋之舟载着良知沉入深渊。

贾雨村最终徇私枉法,胡乱判了此案。他“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结案后“急忙作书信”的行为生动再现了贾雨村邀功讨好、巴结权贵的丑恶嘴脸。

贾雨村判“葫芦案”,是给不守道者的一记耳光。圣贤以仁为心、以义为骨的教导,给人们指出一条涤荡灵魂的光明大道。然而贾雨村终于没有逃脱世俗编织的欲望之网,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洪流中迷失了本心、泯灭了良知。读书人的风骨在他身上不堪一击。贾雨村的心理“沦陷”将“穷不忘操,贵不忘道”的精神撕得稀烂。

真正的修养在骨子里,在践行的路上,不在嘴巴上。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正是让人在实践中保持良知,最终获得“内心光明”。

这不是一条平坦的路,需要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毅力去把持,需要让圣贤教育深深扎根于心灵沃土,在艰难实践中剔除人性的渣滓、驱逐贪婪的魔鬼。 “踏雪千山静,寻梅万朵香”,芬芳与高贵从来不在温柔富贵之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在敌人的各种威逼利诱下用生命书写的浩然正气,至今荡气回肠!怎样才能在浊浪滔天中守住本心,始终是考验人性与修养的大难题,值得所有人思考。

第四回贾雨村由清正书生到“辜负隆恩”“以私废法”的污吏,岂不是作者给读者敲响的警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