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住世时,只给一个菩萨授记,就是弥勒菩萨(当时叫阿逸多比丘)。弥勒菩萨当时不持戒、不修定,富甲天下,到处应酬;但他定力强大得令河水倒流、令山川改向。他的定力从哪来?只从慈心禅中来,他对活着的一切众生(以过去未来的众生为对境,不能成就禅定),都以最慈悲的心祝福愿此人健康快乐!他到处传播这种慈爱而成就了四禅八定。他只要看见一个人,就在心里传播慈爱:愿此人健康快乐!他一生没有坐禅一次,但定力不动如山,就凭慈心观的一句话!’这种禅定心法,方便简单,又殊胜无比,简直是千古绝唱!”
人的一生,只要得着一句话,就够了,就成了,终生用不尽,亿万劫从此改变!
“人为什么总是感叹命运的无常变化?为什么总是消极地哀怨无常,而不知积极进取的密意?在世俗谛真理中,无常才是好东西!正因为没有永恒不变的常性,人们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呀!
“宿命论者总是抱怨‘人的命,天注定’,成天哀叹自己不如人、抱怨上天不公,病人总觉得自己的病是治不好了,穷人总是认为自己永远是穷人,而且天天都在反复温习‘钱不够用’的乞丐心理——如此反复种贫困因,怎么可能发财呢?笨孩子总是在自我暗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不聪明等,如此串习下去,形成俱生习性,生生世世都奇笨、愚不可及!
“我从小精通命理术数,是看相算命的老祖宗,我知道命运是肯定存在的(因果业力所致);但没有一个人的命是绝对的——当后天的学习及环境的改变(物以类聚的磁场缘起变化),运势一定会跟着改变。命由心造,改命变运也由心重造——许多佛教徒都在拼命消业障:有念佛的、有持咒的、有观空的、有拜忏的、有做法会的、有修金刚萨埵的等等;这些全都不能灭定业及消除贫穷。
“因为,真正灭定业的不是这些外在的形式,而是我们的心!
“一切业障海、一切贫穷下贱、一切愚痴无明等,全是我们的唯心所造;但罪业贫穷没有体性,罪性本空何须忏?大家总喜欢自招罪——总是说,或认为‘我罪业深重呀!’那就罪业滔天呗——罪性本空唯心造。
“有些人特别喜欢叫穷,总是说自己没有钱,这也没有,那也没有等,凡是喜欢叫穷的人,一定终生贫困,而且越来越穷;她原本可能就不是一个贫穷命,但她不停地叫穷,而在八识(阿赖耶识)田中全部播种贫穷种子,再加上说多了,就给她自己催眠了——她真的认为就是一个穷命,那就穷呗!而且越来越穷呗!贫穷自性本来空,只因唯心所造穷。
“还有一些人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失败、羞辱及打击,总是喜欢人前谈论过去不幸的倒霉事——那就继续倒霉吧,而且灾难越来越多,灾难无根唯心造!
“既然罪性本空唯心造,心都没有(空性无体),罪何安立?病依何物?穷依何载?
“释迦牟尼成佛时,才刹那明白人人都本来具有真正的清净心,不用修炼、不假体证:人人本具的这个清净心,本来就是清净的,不用念佛持咒修金刚萨埵而消业除垢;只要有福得遇大善知识一句话,当下清净,瞬间大圆满!
“佛的弟子阿逸多比丘(即弥勒菩萨),就是彻底通达这个‘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而无碍了知贫穷无自性、散乱无自性等,既是自性空、本自圆满,还打个什么坐?修个什么定?消个什么业?自心本自清净、本自圆满、本自如如不动地大定,造作个什么?仅仅一句‘愿此人健康快乐’——从本自清净中生出这个毫无造作的菩提心,一切禅定、神通、福报及解脱等,不修自来,哈哈,潇潇洒洒游戏人间!胖弥勒的禅风是:‘咱胖和尚走是这句话、坐是这句话、睡也是这句话,白天是这句话、黑夜也是这句话,醒是这句话,梦也是这句话,哈哈哈!语默动静、行住坐卧,无不是这句话!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