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自愈力》|书写升维的又一本工具书
很认同作者的理论,特别是那句话,“用文字梳理核心情绪,唤醒自愈的本能”。其实我用书写的方法移情很久了,每周都会写许多废话,也不管别人看不看,反正持续的写。心态变得越来越平顺,不在计较许多不值得的东西,视野开阔了,情绪调节能力越来越好了。就算还会有暴怒的情况出现,但是很快就抚平了,且未必真的很生气,越来越容易放下了。
我以前是瞎写,纯粹是记录和发泄自己的情绪。现在我的痛点是: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找到写作的灵魂之所在。作者说,“我们先从作家身上找规律”,这逻辑非常好了。的确,很多作家的许多作品,都在表达着相似的东西。作者分析说:张爱玲一直在讲述爱而不得的故事(充满着无时不刻的孤独、对人性的深刻洞悉)、莫言总在讲述童年和苦难;余华则围绕“生命”主题。他们思索的、解不开的问题都折射在文字作品中了。通过创造冲突和主观想象,把潜意识中的许多表达,成功地转换成小说作品。换句话说,成功的作家们的作品中都有独特的“灵魂”,他们用这份特殊的灵魂吸引了大量读者,并且通过设计冲突并面对冲突来解决自己的情绪和分享方面的问题。其实小说作品就算是虚构的也好,它仍然是“源自作家本人的内心”,更恰切地说,是“源自作家的灵魂”。作者和作家的区别在于文章的“灵魂”,我对这个说法特别有同感。
心理学的治疗过程就是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让本人的内在冲突浮现,这便是疗愈的开始。所以改变自己,调整心态以及生活,都要从改变潜意识来着手。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潜意识层面,并进入这个层面去作改变,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造一个人的东西,跟他的潜意识变化有很大关系。
大脑有个神奇的功能,就是感受会改变记忆。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完全不可信。今天爱吃的菜,明天也许就不爱吃了;今天开心的事物,也许明天就不怎么开心了;“世界唯一不变,就是人人都善变”。我们很多时候是不自知的,所以我都不敢轻易肯定自己的判断了。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不够客观直观了。我们有时候被自己的意识骗了,比如一时冲动的许多消费,对一些人或事的主观评判等。未知全貌,轻易不要凭感觉去给结论。因为感觉、感受之类的东西一直在变异,它们分“对的感受”和“错的感觉”,不要把错觉当成真实的感觉或自然的答案。许多的经验,记忆以及感觉,在左右着我们的判断,影响着我们的思考,甚至影响我们的结论和认知。在社会中,不要讲道理,而是去讲情理。硬讲道理很伤感情的,不讲情理是无法立足的。
我是从无结果的写作开始的,读读书,写写自己的情绪,慢慢跟自己和解,在认同自己的同时,很想更进一步的提高自己。我觉得读《书写自愈力》,自己又认识到了很多新东西,变得更清醒了些。所谓不断升维,大抵如此吧。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