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人为什么不说谎就活不下去?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每天都在说慌,每小时都在说谎,清醒的时候在说谎,沉睡的时候还是在说谎。
✌演化:本能自保→欺骗→谎言
1.Why谎言的根源是为了什么?
→保护自己,逃避惩罚,获得利益,
解决现实问题,自我欺骗。
其实心理学有一个词可以解释谎言,叫做心理防御机制: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2.动物也会欺骗:
①变色龙根据周围环境颜色调整改变自己皮肤颜色,更好伪装,躲避天敌的同时也便于自己更好的捕食;
②拟态章鱼→至少可以模仿15种其他海洋生物,自然界中顶级伪装高手,现实版的"孙悟空"。
身体非常软,可以任意改变颜色和形状,正常体色是带着斑点的褐色,可模拟多种环境和其他海洋生物,比如:比目鱼和海蛇等。
拟态章鱼的身体有数万个色袋,叫作“色包”,它靠一个复杂的肌肉网络控制。色包含色素,并靠色素 (颜色) 来表现多种色度。
通过放松或收缩色袋,拟态章鱼仅用不到1秒就能让自身与任何背景颜色及图案相一致。
感悟:随时把调色盘挂在身上行走的艺术家,现实版的"神笔马良"。
3.饱受谎言争议的职业
①演员→演员说的所有的话都不是真的。
——他是台词,他表演的所有的情绪,肢体动作等等都不是真的,理论上讲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假的就是欺骗,欺骗就是谎言。
但是作者认为在大众公共认知状态下,明知道他不是真的,而是欣赏他,这个就不算谎言,看对方的主观感受。
感悟: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会明明知道对方在说谎,还很不会戳穿去选择信任呢?
我想到的是爱,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有时候其实也是为了不让对方过分的担忧,选择不去戳穿。
这里推荐一部电影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推荐另一本书→【六顶思考帽】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在我看来,不管在亲情还是爱情友情中,谎言都不是绝对的✓和×,而是恰如其分的去把握话语中的微妙,传递一份情感和心思,怎样去感受我们所说,所听的每一句话,而不去追求语言本身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②医生:安慰剂效应
有时候医生开出的药并不是真的能治疗病症,只是安慰剂效应,当你相信了,你的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客观的讲,是因为心理的担忧引起了身体的外在症状,所以有这样一句话流传:心病还须心药医,所以现在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也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3.如何判断谎言
①测谎仪
→透过血液循环,心跳速度来判断
②微表情
→透过对方一闪而过的表情真实细节来做判断
②找说话都漏洞
→质疑提问,让对方出现更多的话语漏洞,说第一句谎言容易,圆谎难就在这点
❗感悟:各有利弊,因为其实真正的谎言高手,是很难被监测出来的。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为什么要选择说谎,因为每一句谎言的背后都有一分难以说出口的真相,而这一分真相如果说出口不容易被听到的理解和接受,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真实的说出内心想法呢?客观认识说谎这件事更重要!
心理学科普—斯德哥尔摩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4.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越警惕性高的人,越不相信别人的人,越容易上当?
→根本原因在于关注点的不同。
眼光放在别人骗他这件事儿上,比如说非常容易怀疑别人,从来不相信别人的人,他如果看到医疗这件事儿,就会认为医生是骗子,看到的是这个人骗人不说实话,看不到其他的部分。
而越容易相信的人呢,他看到的是阳光的部分啊,看到的是医生不管用什么方式把这个病人治好。
所以你看谁容易上当的,就看谁眼光看在什么地方,因为纯骗子不多,大多数的谎言或者欺骗,如果整体性的去看,都有功过参半的作用,所以你眼光放在哪里,你会看到的,放大的就是什么东西。
感悟:确实发现自己相信得多,但是被欺骗的反而少,而且即使到后来意识到被欺骗,依旧能从中获取到能让自己成长的部分,反而存有一分感恩,愿我们都能够在看清生活黑暗的同时依旧选择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每每一天。
整体来说,谎言这件事本身就不简单,但我们可以选择简单的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