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还能这么说?我咋就没想到!
咱们生活中总有些摸不着头脑的事儿:孩子洗手洗个没完,自己熬夜熬到天明,临出门了忽然找事忙……这些事儿说大不大,说小却总硌应人。
那天我偶然听到了兆鹏老师的几句话,猛地一拍大腿——哎呦,这事儿原来还能这么看!
孩子总是熬夜不愿意睡觉是不是能量低?
兆鹏老师说,不能简单地说是能量低,反而是孩子更加希望自己能有价值,但是自己又是没有价值的,不敢闭上眼睛让自己安心的去享受睡觉。你越刺激他,他越没有办法去享受睡觉的快乐,因为他必须让自己忙碌起来。
孩子洗手时间很长是不是强迫?
兆鹏老师说,我教给你,你以后这样说,我的孩子特别爱干净,每次总会花很长的时间在洗手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我的孩子特别好。
当你开始这样说的时候,洗手时间长产生正反馈。但你要说孩子洗手时间很长有点强迫症,那你完了,你的孩子一定会强迫。他一定会不停去洗手。他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事情,他要想办法克制这个不好的事情。他克制不好事情的方法就是继续呆在他的舒适区。
怎么改善一下孩子的完美主义性格?
兆鹏老师说:让他欣赏完美主义。你说,乖,你的完美主义特别好,你可以再完美一点。当你开始鼓励他的时候,他就不会刻意的去追求完美了。
每次要出门或参加会议前都会临时想起一些事情要做,匆匆忙忙赶去开会,是咋回事呀?
兆鹏老师说:咱做几种假设。临时有点事情,包括在开会之前有点事情表示什么?会显得自己很忙碌。忙碌完了我继续去开会,那代表什么?在这个会议里边,我是很重要的。其实代表了我自己对自己能量的一种加持。还有一种截然相反的可能性就是开会对我来说是一件极度恐惧的事情,我不敢去开会,所以说,我临时加一点事情去增加对自己价值感的加持,让我再去开会的时候勇气和力量会更足一些。
凡事没有固定的答案。
我和18岁的大儿子说话总是有一种压迫感和无力感,这个需要怎么解决?
兆鹏老师说:是你对孩子有压迫感,还是孩子对你有压迫感?这个没有说清楚。
提问者:我自己多疑敏感。
兆鹏老师说:多疑敏感是你对外界不安全感太多,你小时候的安全感可能被破坏了。你要去重新修复自己的安全感。这个不是几句话能解决,回到你的问题上来,是谁对谁有压迫感?
提问者:孩子对我有压迫感。
兆鹏老师说:这只能证明你在家里的地位比较轻,你没有当家主母的感觉。Mary老师有个课叫大美君子女,可以让你找到女性的力量。
一个好女人可以旺三代旺五代。但是如果说你在家里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觉得自己不重要,在家你自然而然镇不住场子,人微言轻,面对孩子你有压力。你就是出门在外,周围的人都会欺负你的。
孩子喜欢翻旧账,老有受害者心态,老怪罪父母如何引导?
兆鹏老师说:孩子已经翻旧账成瘾了。翻旧账其实是孩子的一种武器。孩子发现翻旧账这个事情对你有用,能激活你的愧疚感,他就不停的去翻旧账,他就成瘾了。如果他在翻旧账的时候,你就当做没听见,或者他翻旧账的时候,你用同样的方式去对他,你也跟他翻旧账。用魔法打败魔法,你可以尝试一下。
孩子总发呆,在家也总听不见我们说话,是什么原因?
兆鹏老师说: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这个家长是想让我解决孩子听不见家里人说话的问题,但是我特别想反问一下家长,你做了什么使你的孩子关闭了听见你声音的通路?那一定是你做了很多的事情,让他在家里没有办法听见你们说话了。你说的话他都不爱听,他才会听不进去呀,大脑把耳朵这块功能给关闭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个产妇生完孩子跟她的婆婆在一起生活。还没有出月子的时候,她耳朵失聪了,周围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去医院检查耳朵功能都是好的,但是就是听不见了,测听力都测不出来了。
后来才知道在月子里被她婆婆给叨叨的,最后大脑选择了把听音关闭了。做心理疏导,慢慢耳朵就听见了。听见了以后,开始选择性的排斥一些声音。我们的身体为了保护我们,听不见了也是保护你的一种方式。
兆鹏老师这人不说虚的,就爱说大实话。他说熬夜不愿睡不是因为懒,反而是太想有价值了;孩子洗手时间长不是强迫症,那是爱干净;完美主义不是毛病,你再完美点试试?这些事儿到了他那儿,三言两语就能翻个个儿看,看得人眼前一亮。
“人的阴暗面能使你成为更有力量的人,”兆鹏老师说,“越在阴暗面里,人其实越真实越有力量。”这话乍听有点玄,细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咱们总想着消灭那些“不好”的部分,可兆鹏老师说,那些看似不好的东西里,藏着咱们最真实的力量。
兆鹏老师不讲大道理,就爱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他不会给你一堆听不懂的理论,而是三言两语点醒你,让你自己咂摸出滋味来。这种通透劲儿,不是书上能学来的,那是经过事儿、琢磨人才能练就的本事。
哪天您要是也觉得生活中哪儿硌应了,不妨私信小编,让小编带着你跟着咱兆鹏老师学学——保不准哪句话就能点醒您,让您拍大腿说:“原来是这么回事!”
兆鹏老师就是这么个生活百事通,不说大理论,就讲实在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