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回永新老家,和父母兄弟们在一起相聚,中餐和晚餐都在外面吃。永新的餐馆就餐环境不怎么样,县城的水平大抵如此,不过永新尤有甚之,在我见过的县域水平之下。这一点我还是挺纳闷的:为什么县城的就餐环境,明显就是要比市一级差了一两个档次,市一级又比省一级差了不少呢?难道餐饮业老板不知道一个好的就餐环境,能更大程度地给食客带来愉悦心情,从而招徕到更多的生意吗?
我这两天都在酒桌上度过。国庆节这一天还在新余,老乡借着儿子从上海回来的名义请客,在一个比较高档的酒店里,几个熟悉的老乡相聚在一起,大家都是看着请客老乡的儿子长大的,忽忽几十年过去,其儿子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在已经在上海交通银行总部工作了。我另外几个老乡的子女在学业上都有所成,有的北师大研究生毕业,有的正赶赴英国伦敦帝国大学读研,还有的没读研直接考公到浙江杭州市税务局……做父母的不用再怎么操心,大家时不时相聚一次。
聚餐一般都在晚上进行,其实有违我自己的心意,我是反对在晚上大吃大喝的,这是经过无数痛苦的经历所吸取的教训:晚上喝着烈酒、吃着大鱼大肉,而且一直要吃到七八点钟,没过多久又要睡觉,根本无法给肠胃留出较多的时间用来消化吸收,直接的后果是影响到睡眠。前天晚上老乡的高档酒店请客,菜的味道挺美味,不知不觉间就吃了很多,结果当晚只睡了四个小时,便两只眼睛睁着直到天亮,这种吃喝方式对身体造成了健康损害。
昨天从新余到永新高速公路上一路疾驰,其实精神是很萎顿的,幸而老大这个话篓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天南海北地找话题跟我聊天,让我的脑袋处于应激状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顺风顺水回到了老家。家中几兄弟全部回来了,难得的一次大团圆,老二在永新宾馆大摆宴席,请大家一起吃饭。永新宾馆按道理代表的是永新餐饮业的最高水准,外在建筑富丽堂皇,但就如我文章开头所写的内在餐饮陈设一言难尽,给人一种很Low之感,一下子抵消了我对它的好印象,看来我对事物的“颜值控”是方方面面的。
老乡聚餐时肚子里的积食一直没有消化,所以中午时的洗尘宴我基本没吃什么,喝了点老二媳妇酿的米酒糟,吃了几块永新狗肉,还有其它的一些蔬菜,别的就什么也不吃了。到了下午时分,一个姓熊的晚辈亲戚到家里来坐,他跟我家老三一样在深圳待了数十年,两人在深圳时联系比较亲密,老三就邀请他晚上一起到外面吃餐饭,我和老五顺便一起参加了。选了县城里的一个特色餐饮小店,要了几盘菜,几瓶冰啤酒,大家边喝边聊着天。
昨天晚上的聊天挺有特点,四个人年龄相近,成长的经历有点类似,也读了那么一点书,而且大家都是亲戚,聊起天来非常坦率,聊的都是一些阳春白雪的话题。我们聊起了工作上的人际关系遭遇,聊起了心理健康话题,聊起了焦虑抑郁等各种情绪,聊起了这些情绪的由来和源头,聊起了西方心理学和西方哲学,聊起了西方心理学、哲学对人性的解读,更具体的聊起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的哲学思想以及对人性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吃完了一次愉快的晚餐。通过聊这种话题,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还是有相互倾吐的欲望,也包括人性中的一分真。
这顿晚餐我照旧吃的不多,喝了大半瓶冰啤酒之后,不再吃主食。吃完饭三兄弟沿着县城的沿江路,一路步行聊天回家。这个时候聊的就都是家长里短了,讲到每个小家庭里面的家庭琐事,都是惊人的坦率。我们平时在外面跟社会打交道,跟一般的熟人、同事和朋友打交道,很多时候是隐藏自己的真心和真实情绪的,这无助于心理能量的流淌和伸展。记得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那本很有名的《巨婴国》里面,对能量的自由流淌、人与人之间能量的链接有过很精辟的描述,让人恍然大悟。我们要多进行一些内心真实的交流,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能量的链接,才能激发起生命中的亮色。这也就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并找到生命中同频共振的人。假如按照叔本华的说法,占据人类六分之五的人的道德和智力,都是平庸和有缺陷的,都不值得进一步了解和交往。那么我们要去寻找生命中同频共振的人,可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找到了就应该分外珍惜!
少吃的效果在我身上展现的很惊人。我昨天晚上9:30就上床入睡了,一直到今天4:30才醒过来,真是一次非常好的睡眠!
讯飞语音输入72分钟,全文1680字。